一夜之间,原本寂寂无名的黄健华成了中国体育界的明星。可是,他既不是国手也不是国脚,既没有黄健翔的激情评论,也没有黄日华的“射雕”技术,他缘何成名?正如首块奥运金牌得主许海峰被中国体育界永远铭记那样,黄健华作为NBA历史上第一个华人老板,注定了这个名字应该响当当。
北京时间5月25日,美国克里夫兰骑士队(Cleveland Cavaliers)正式宣布,一家来自中国的投资集团——“骑士联盟”已收购了骑士营业公司(包括骑士队和骑士队的主场速贷中心)15%的股份,而该联盟的董事长兼总裁黄健华则成为NBA第一位华人老板。
其实,黄健华不仅是第一位拥有NBA席位的华人老板,他还是第一位踏入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华人。除此之外,他还是位商人,成功地管理着火箭资本(Rocket Capital)在大中华区的主要业务。同时他还是美国职业棒球联盟扬基队(New York Yankees)大中华区的代表。火箭队目前在中国是最著名的NBA球队,而扬基队则是美国最负盛名的棒球队,身兼两份这样的要职,黄健华在体育界的地位可见非同一般。
两度加冕“华人第一人”,两个最炙手可热球队的代表人,同时又玩转资本市场,收购股权、投资股票两不误。年仅45岁的黄健华取得的成就足以令人心生感叹了!同时在体育和资本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行业中游刃有余,他是拥有什么魔力,还是完全拜上天所赐的好运气?
量身打造的纽交所职位
回顾黄健华的来时路,不能不感叹机缘的巧合,他太幸运了!
好运在他大学毕业时就开始了。1988年,纽约证券交易所需要一位同时会讲英语、日语、华语和粤语的亚洲硕士生,如此苛刻的条件即使在现在看来也并不容易满足,可事情就这么巧,当时刚毕业的黄健华完全符合这些条件!
他出生于广州市,所以粤语不是问题;而他的母亲是英语系教授,所以从小他的英文基础就不错;他考入广东中山大学后读了4年日语系,因此日语也不是障碍;而1984年,黄健华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拿到东亚经济研究的硕士学位,又学了金融。
这么看来,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这个职位简直是为黄健华量身打造一般。进入纽交所工作后,黄健华也没有辜负众望,他做得一直很努力,在4年的时间里,不仅积累了一定的财富,更重要的是积累了广泛的人脉和关系网,为他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1991年他就离开了纽约证交所,但是凭借这番阅历,他成了华尔街的红人。据媒体报道“当时几乎所有到纽约投资的亚洲老板想要上市必须经过他”,可以想象,作为稀缺人才的黄健华在那个时期何等风光!也正是在这一时期,黄健华赚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幸运女神二次眷顾
幸运女神的第二次眷顾发生在2004年。这一年,他幸运地加入了纽约扬基队,成为扬基队在大中华区的合作伙伴。可能中国人对扬基队不太熟悉,可是在美国尤其在纽约,扬基队的地位却是不可小觑。在一本漫画书中,作者告诉那些初到纽约的人:“你若想和纽约人交朋友,你就告诉他,你是扬基队的铁杆球迷。”而纽约市前市长朱利安尼与希拉里竞选纽约州参议员职位时,就都曾头戴扬基队的球帽到处拉选票。
黄健华也毫不掩示他的骄傲与自豪,“对所有人来说,扬基队都是可望不可及的。在美国,如果说你和扬基队有任何关系,大家一定会对你另眼相看,因为只有你是最出色的,扬基才会选到你。”那么,黄健华又是如何被扬基队挑中的呢?
起因是扬基队在亚洲地区的成功。2004年,日本棒球运动员松井秀喜签约扬基队,因为双方签的合约很大,扬基队立刻在日本人心目中上升到了主队的位置,从而在日本名声大振。中国台湾的球员王建民也因为签约扬基队而成了台湾的英雄,台湾人因关心王建民而关心扬基队。经过这两件事,扬基队意识到了亚洲区的重要性,决定进军大中华地区。这时,精通英语、普通话、粤语、日语,同时拥有大量人脉的黄健华进入了扬基队的眼帘,他再次幸运地得到了这份众人艳羡、“可望不可及”的工作。
玩转中国体育市场
机会在中国,黄健华也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他不仅是扬基队在大中华区的代表,而且也是火箭队老板莱斯利•亚历山大(Leslie Alexander)的合伙人,负责打理火箭资本在中国区的业务。黄健华利用华人身份,也充分利用扬基队、火箭队在中国的名气,频繁穿梭于中美两国之间,游弋于体育界与资本界,不仅为自己的美国公司赚到了大把的钱,也为中国体育带来了充裕的资金。
他不遗余力地帮助中国球员走出去,并将大量资金投入到中国的体育事业上。“NBA最大的发展空间是在中国,所以球队今后的发展,也是跟中国息息相关的。”对于NBA的未来,黄健华如是说。为此,他曾经极力说服亚历山大力挺姚明,虽然姚明的第一个赛季表现没有达到亚历山大的预期,但他却坚定地认为,姚明是吸引中国球迷的巨大筹码。他对亚历山大说“商业价值比比赛成绩更有价值,成绩今年打得不好,明年还有机会。中国市场在上升而美国市场已经饱和了,如果有姚明在,那结果肯定会不一样。”
而事实证明,黄健华的判断是相当有远见的。由于姚明的出色表现,使得亚历山大这个NBA有名的穷老板咸鱼翻生,财富由原来的NBA倒数第一变成了正数第九。“我要感谢姚明和麦蒂,特别是姚明来了之后,他给我带来了12亿的财富。”亚历山大毫不掩示地说,当然,也饱含着对黄健华决定的赞叹。
黄健华还很重视棒球。相比篮球,棒球在中国就像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在日本、韩国,棒球已变成了第一运动,形成了一个很大的产业链,所以我觉得应该是有前途的,它不但可以解决运动员的出路问题,而且还是一个产业链,可以产生更多的棒球裁判员、教练员,还有供应商等等。这一点,可以看看纽约扬基队,他们所创造出来的就业机会和社会效应,相当于中国很多很多球队。”
目前他已经有了行动,利用自己扬基队中国区的总代表身份,帮助几位中国棒球运动员进入美国棒球联盟,同时还投入大量的资金对中国的棒球教练进行培训,另外还注资中国棒球职业联赛和中国青年棒球联赛。也许在不久的未来,当中国的棒球业蒸蒸日上时,就是黄健华收获果实的日子。
弄潮港股市场
亚历山大把火箭队在中国的所有事物都交给黄健华打理,也包括火箭资本。2008年初,火箭资本宣布在香港设立亚洲区总部,作为进入内地投资的平台。
事实上,早在5年前,黄健华就已经把火箭资本带入了中国,开始投资港股。据黄健华介绍,火箭资本投资港股以来,迄今每年回报均超过50%。“中国市场无疑是全球具有高增长潜力的市场之一,”因此他选择以香港为平台,通过投资赴港上市的内地公司来分享中国市场的高成长性。
黄健华透露,2007年,火箭资本在香港成功地投资了多个IPO项目,与火箭队和姚明也是分不开的。在接触这些IPO公司时,他发现不少中资企业的老总以至管理层都是“姚迷”,这使他们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而他也充分地利用了这些资源,有火箭标志的NBA小红帽成了连接火箭资本和中资企业的桥梁,姚明签名的球衣,甚至火箭旗下丰田体育中心的各类球赛及表演的门票,都成了黄健华与内地企业联络感情的工具。
除了港股IPO项目,近些年来,黄健华携火箭资本也开始涉足一些股权投资,并通过收购股权逐步地进入一些公司的董事会,2008年3月10日,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汽车企业华晨中国对外宣布,与美国投资基金火箭资本、汽车商Red Mc Combs签订合作备忘录,后两者将联手斥资1亿美元,认购华晨约10%至15%的新股,届时3家公司将在内地成立合资公司,经营汽车售后市场业务。入股华晨中国是火箭资本的处女作,今后它将“长驻”华晨,并委派一名非执行董事进入董事会,这对火箭资本而言无疑是里程碑式的项目。
一方面利用中国的经济成长帮助火箭资本迅速增值,另一方面利用火箭队与姚明帮助火箭资本打开市场,在资本市场与体育界黄健华玩得如鱼得水,不亦乐乎。“随着我们成为众多中国公司的股权投资者,越来越多的被投资对象希望利用我们和姚明的影响力,为他们进行品牌宣传。”
看来,黄健华注定在资本界和体育界继续他的“幸运”之旅了,至于他能否一直这么得宠,且试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