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6日,上海汽车集团完成了中国汽车工业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桩并购案,宣布重组整合南京汽车集团。业内人士预计,上南联合体将成为国内资产最庞大、业务门类最齐全、拥有产品最丰富的汽车集团。由于上汽和南汽同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此次全面合作不仅有利于高起点推进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实现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升级,而且有利于促进我国汽车行业优化重组,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做强做大自主品牌,推进我国汽车工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没有上汽集团董事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会长胡茂元独到的产业洞察力和战略眼光,以及在汽车行业的影响力,上南合作可能不会实现,至少不会这么快实现。
领跑中国汽车业的“野心家”
“30年前,他骑自行车当学徒;20年前,他在制造拖拉¬机;10年前,他在自学硕士学位。今天,他以世界地图导航,驱动着中国最大的轿车企业。他是一名优秀的驾驶者,直接将企业开进世界500强。”2004年岁末,胡茂元接过年度经济人物奖杯¬时,颁奖词娓娓道来他过去30年的峥嵘岁月。那一年,胡茂元成功收购韩国双龙汽车,与英国罗孚汽车合作,带领上汽进入全球500强,同时宣布要让上汽集团带着自主品牌,到2020年成为世界第六大汽车制造公司,一时风光无俩。
媒体和业界谈起胡茂元,总爱用“野心”、“雄心”、甚至“痴人说梦”等形容词。从学徒工、普通工人到上汽集团董事长;从拖拉机厂时代的高产量,上汽通用项目的谈判成功,国内外多个项目的兼并收购,到生产自主品牌的轿车,进军轻卡、重卡、微型车和大客车领域,胡茂元一路壮志一路歌,他的经历书写了中国汽车业的传奇,他的“野心”代表着中国汽车行业的未来,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983年,年仅32岁的胡茂元开始挑起大梁,出任上海拖拉机厂厂长,以如此年轻的年纪就掌管3000工人的大厂,在上汽集团历史上还是首个。上任后的第一年,拖拉机年产量超过了1万台。在那个年代,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了。
上个世纪90年代,当中国汽车工业开始开放国内市场,步入利用外资引进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胡茂元站在了风口浪尖。1995年,上汽集团签署与通用汽车的合作项目,胡茂元走马上任成为项目负责人。从项目国家立项、上海筹建到第一辆别克品牌的轿车下线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1998年别克投产,第一年就实现了销售额52亿美元,利润1.64亿美元的记录。胡茂元缔造了上汽通用时代的辉煌。
1999年,当国内汽车领域的其它企业忙于应付本土作战时,坐上了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总裁位置的胡茂元开始指点江山,激扬全球版图。当他在上汽集团大会上提出“走出国门,向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发展方向时,集团上下并不看好。因为中国汽车业长期在政策保护下发展,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很低。要冲出国门,去占领别国市场份额在当时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是随着上汽从1999年零星的汽车零部件出口到跻身世界500强、拥有完整的整车和零部件产业链、具有核心竞争能力并积极开展国际经¬营,胡茂元的“野心”一个一个在扎扎实实地实现。
回望胡茂元世纪初以来的征战步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对世界版图日益清晰的战略布局。上汽在他的带领下走出了上海,走出了中国。2002年,上汽集团相继控股收购了江苏仪征、柳州五菱、烟台车身厂,又接收了原中汽总公司10%,组建了上汽北京分公司……;2000年,组建了上汽北美公司、欧洲公司之后,2002年又相继成立了日本公司、中国香港公司;随后胡茂元开启了中国汽车企业参与跨国重组的先河,2002年,上汽正式参股通用-大宇。2004年,上汽成功收购韩国双龙汽车,与英国罗孚汽车合作……
胡茂元说,对企业来讲,通过重组兼并,可以迅速做大企业规模,降低企业产能扩充的成本;通过重组后的协¬同发展,可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国家来讲,兼并重组可以避免重复投入和建设,可以避免汽车工业过于分散,产能闲置,整体竞争力不强的局面。面对中国汽车工业国内竞争国际化的格局,国内企业要想在这个格局中占一席之地,就必须走联合发展,共建民族自主品牌的道路,这也是当前国际汽车社会的主流发展形态。
在上汽,几乎人人都知道胡茂元的雄心壮志:“他一直都希望,中国能在技术、营销等方面与世界上的汽车强国抗衡,实现真正平等的对话。”2004年,当胡茂元捧起年度经¬济人物奖杯时,他说出了长久以来的心声:“我们尽管有自己的品牌,但我们的质量跟世界先进汽车工业国家比较有差距。我们需要奋发,我们需要上海的凤凰牌重新飞起来,这就是我们今后必须要努力做的事,我们决心在2007年完成这样的目标,使我们能够生产出、开发出具有国际水准的中国品牌轿车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中国汽车工业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当2008年的春风轻抚黄浦江¬两岸,上汽自主品牌汽车“荣威”已是产销两旺。自去年3月荣威750上市销售以来,全年销量超过1.6万辆,在国际品牌长期垄断的国内细分市场取得了重要突破;年初,荣威750一举拿下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新华信联合推出的2007年度“最满意汽车”调查之“最满意自主品牌奖”和“最满意产品设计奖”两项大奖,初步树立起中高端品牌形象。与此同时,上汽集团2007年整车销售超过169万辆,同比增长25.8%,继续保持国内市场第一;上汽以180.1亿美元的合并销售收入,第三次进入世界500强。胡茂元欣慰地说,6年前制定的三大战略目标都已出色完成。
对于中国汽车企业来说,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是他们背负的历史使命。作为中国汽车行业协¬会会长和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对此的感悟更为深刻。 上汽集团坚持自主开发与对外合作并举,深入推进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共同发展的格局。一方面通过加强与德国大众、美国通用等全球著名汽车公司的战略合作,不断推动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上汽双龙、上汽通用五菱、上海申沃等系列产品的后续发展;另一方面将充分集成全球资源,通过不断提升技术研发水平,增强自主品牌的内在实力。其中一大重要举措就是集聚力量建设上海汽车技术中心,努力创建突破产品研发瓶颈的桥头堡。在此基础上,上汽构建中、英、韩三地联动的上汽研发体系,集成研发资源,让自主品牌荣威和韩国双龙协同发展,共同打入海内外市场。
“了不起”的管理者
全国政协常务委员萧灼基曾经这么评价胡茂元:“他能够把各个汽车厂整合起来,成为一个大的汽车集团,能够跟国际汽车集团进行抗衡,这是很了不起的。”
胡茂元的卓越领导才能从一手缔造上世纪90年代上汽通用时代的辉煌可见一斑。1995年,当上汽、通用合作项目签署后,如何成功运转一个中外双方股比都是50%的合资企业成为摆在项目负责人胡茂元面前的难题。过于中外合资企业中普遍存在中外双方各顾各的利益,不断发生矛盾冲突以致出现严重影响管理效率的现象,上汽通用合作之初也是如此。针对这种状况,胡茂元总结出了一套强化合资企业独立性的合作原则。
他首先果断地提出“合资公司利益是最高利益”的原则,提出这种观念在当时是需要一定勇气的。胡茂元与美方总经理“约法三章”:中美双方的工作人员要坐到一个办公室里办公;不在公开场合发脾气,要发也要关起总经¬理办公室的门来发;双方吵过两分钟后要讲话,绝不回避矛盾或让矛盾拖延。上海通用汽车的一位高管说:“今天上海通用的成功运转正得宜于这三个颇有点像新婚夫妇磨合期的蜜月约定。”之后,胡茂元首次提出了4S的合作理念:Study(学习理解)、Sino-foreignJVs’ interests gofirst(以合资企业利益为重)、Standardization(规范行为)、Spring(灵活务实),要求中方员工努力与美方员工合作,发现双方的利益结合点,追求双赢。
前通用汽车亚太区总裁施雷斯对他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是一个熟稔中国体制和勇于突破的商人,是最善于解开国际汽车巨头的管理方式与国内体制之间‘疙瘩’的管理者。”
胡茂元的管理才能与他早年的基层工作经¬历和坚韧、好学的性格有很大关系。30多年前,20岁不到的胡茂元是拖拉机厂的学徒工。他几乎天天骑着破自行车,顶着酷暑严寒,奔走于上海浦东的家和杨浦五角场的拖拉¬机厂之间。每月津贴17.84元人民币,除了补贴家用,后来每个月还要节省两元钱,用于在上海交通大学攻读学位。学徒胡茂元在拖拉机厂的装配车间里逐渐学会了车、钳、刨、铣等手艺;后来当了车间主任,胡茂元就会在各个车间之间来来回回地跑,摸熟人头,沟通环节,商量办法,解决问题。1983年,胡茂元成为上海拖拉机厂的厂长,同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后,1995年又获得复旦大学硕士学位,2003年取得同济大学经管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在同济大学的在职博士学习期间,胡茂元结合管理学的有关理论与自身实践,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模式、汽车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并在上汽集团的工作加以应用,在企业文化、资本运作、研发平台的建设等多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胡茂元说:“我的性格认定,只要是数学题就会有解,而且我一定要把它解出来,我读书是这么读的;造拖拉¬机时是这么造的;后来在合资谈判中也是这么做的。”
与胡茂元同事过的人都深有感触:“他的基层经历使他非常善于倾听大家的意见,并且总是和普通工人的距离很近,因而容易形成领导力。” 十多年工人生涯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是胡茂元最珍贵的财富。他说,那些经历使他有了对一个工业企业如何运转的客观实际的感觉和把握,同时也使他懂得如何与人沟通合作,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
2003年,《与世界对话——胡茂元诠释上汽集团价值观的寓言故事》一书出版,胡茂元喜欢说故事的美名不仅驰名中外,而且他说的故事成为汽车业一部“工作哲理大典”。书中一百多个寓言就是从他做工人的时候开始积累的。在分析上汽集团中外合资合作的成功经验时,胡茂元讲天堂和地狱的故事;在强调要不要拥有自己的技术开发能力时,胡茂元讲羚羊与猎豹赛跑的故事;针对上汽集团要不要“走出去”的问题,胡茂元讲“胖子和瘦子”的故事。胡茂元说:“造车工人们不喜欢听大道理,寓言故事能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胡茂元简历
1951年生于上海。1983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93年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同济大学博士学位;2006年被聘为同济大学顾问教授。
1968年进入上海拖拉机厂当工人;1983年2月起先后任上海拖拉机厂厂长、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副总裁;1995年8月就任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副总裁、上海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995年9月起兼任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浦东轿车项目组总经理、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总经理;1999年7月就任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总裁;2006年8月至今担任上海汽车工业集团董事长;2007年4月,当选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