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河南 | 河北 | 山东 | 山西 | 广东 | 广西 | 湖南 | 湖北 | 福建 | 浙江 | 四川 | 重庆 | 申请地方频道
人物传记网 ——记录历史  传承文化
感动中国 | 人民公仆 | 人物访谈 | 社会名流 | 企业领袖 | 商界精英 | 地产骄子 | 海外赤子 | 艺苑奇葩
教坛名师 | 巾帼风采 | 律师在线 | 杏林名医 | 创业之星 | 时尚风云 | 明星专栏 | 专家学者 | 个人传记
本站新闻 | 专题报道 | 理事单位 | 作家专栏 | 家族史话 | 国学天空 | 企业文化 | 畅游天下 | 健康保健
  当前位置:人物传记网 ——记录历史 传承文化 > 巾帼风采 > 正文
中国名女人的赚钱智慧系列——臧健和
来源:中国人物传记网  作者:  2011年05月11日 14:27

  开始时,她遭遇婚变,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流落香港,孤苦无靠;而今,她已堂堂正正抚养两个女儿成人,且成为叱咤商界的女强人。

  开始时,她不过是一辆木推车,在香港湾仔码头附近游走街头,出售自制水饺;而今,她不单在香港自设生产厂房,还在上海浦东买了地皮建厂。

  她就是臧健和,一位地地道道的山东妹子。如今,她的湾仔码头北京水饺在香港已是家喻户晓,她也因此被喻为“水饺皇后”,并被一家香港媒体评选为香港25名杰出女性之一。

  臧健和是怎样从一位普通的山东妹子变成知名的香港女企业家,又是什么动力促使她一步步走过艰难、走向成功的呢?

  ■她的经历

  1977年,辞去稳定的护士工作,带着两个不满10岁的女儿去往泰国投奔丈夫,却因丈夫又娶妻室而无奈地带着女儿来到香港,为了糊口而经营水饺摊。

  1978年,香港政府拆迁她所居住的小木屋,臧健和用拆迁获得的补偿金,开始扩大经营。

  1978年,与日本超市合作,把水饺产品推广到全香港。

  1985~1989年,先后开办了3家工厂并走上了正轨,固定资产达4亿多港币。

  1997年,成为湾仔码头北京水饺公司的董事及顾问。

  2000年,获得美国STAR国际企业顾问公司评选的“世界杰出女企业家”称号。

  2001年9月,重新推出改良后的湾仔码头馄钝

  ……

  ■一个决定,改变了三个人的命运

  出生青岛的臧健和并不是那种只追求事业成功、经济独立,却不顾及婚姻幸福的女人,相反,她说:“一个女人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可靠的丈夫和孝顺的孩子。”

  还在青岛时,身为护士的臧健和与一位泰国华侨医生结婚,婚后生有两个活泼可爱的女儿。后来丈夫的父母把儿子接回泰国定居,走时说好一有机会就把臧健和与两个女儿接过去。1977年,31岁的臧建和辞去了护士工作,带着8岁的女儿蓓蓓和4岁的女儿篷篷,满心欢喜地踏上了赴泰国与丈夫团聚的路途。

  可到了泰国,臧健和做梦也没想到丈夫又有了妻室并生了儿子。原来因为婆家重男轻女,故一直对她不甚满意。并且,泰国的法律是允许一夫多妻的。

  同时,婆家也把臧健和以后的生活安排得十分明白,让她接受眼前的现实,心安理得地做正房,安分守己地过日子。

  可性格一向独立刚强的臧健和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她认为,有吃有穿不是一个女人的全部生活,她需要一个女人的尊严,而且她深知,在这样的家庭里忍气吞声地生活,受委屈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自己两个未成年的女儿。

  于是,臧健和毅然带着两个女儿离开了泰国,她要靠自己的双手开拓自己的事业,抚养女儿健康成长。

  离开泰国,离开丈夫,去哪呢?显然青岛已经不能回去,家人、亲戚、同事、朋友都知道她已经辞职投奔丈夫,这样回去怎么见父老乡亲呢?

  无奈之下,臧健和只好带着两个女儿来到了举目无亲的香港,那时候,她身上仅有几百港币和几百元人民币。

  就是这样一个决定,改变了她自己日后的整个生活,也改变了紧随着她的两个女儿的命运。

  母女3人先在香港铜锣湾附近一幢旧楼仅4平方米的房间里安下身来。一家人要吃饭,要付房租,两个孩子还要念书……面对生存的压力,一个柔弱的母亲坚强地挑起了这付生活重担。

  由于不会讲广东话,只能从事一些“不用说话,不用交流”的简单的体力劳动。那时,她一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吃的苦、受的累数也数不清。

  她一天干3份工:早上6点半,给一位糖尿病患者打针;8点多,便到一家酒楼去当洗碗女工;晚上则到电车厂去洗车,回家合上眼时,往往已是凌晨1点多。在青岛时工作悠闲的她,从未受过这样的苦,但为了生存,为了女儿,这一切,她都勇敢地承担了下来。

  命运此刻仿佛在有意和她做对。一次她在酒楼干活,被人不小心撞倒,到医院一查才发现是腰骨裂伤,同时还查出了隐伏多年的糖尿病!

  腰骨裂伤导致她无法工作。臧健和无可奈何地躺在床上,床前是两个哭泣的女儿。以后不能出去打工,靠什么维持生活?靠什么来养活两个女儿?她此刻才深深感受到了无助的滋味……

  香港劳工署获悉情况后告诉她,根据香港法律规定,在工作中受伤,可向老板提出经济赔偿。当她同那家酒楼老板交涉时,更令她意想不到的是,酒楼老板一口咬定臧健和不是工伤,反诬她这个连广东话都听不懂的新移民想耍赖要钱。

  臧健和无奈之下,只能诉诸法律。经过劳工署和法院的裁决,臧健和胜诉,老板支付3万元赔偿费和4500元工资。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臧健和只收下了4500元的工资,却将3万元赔偿费退给了老板。律师对她的举动十分不解,而她解释说:“我打官司是要向社会讨一个公道和正义,而绝不是为了钱。”

  更有甚者,此后不久,她竟又拒绝了香港社会福利署给她的救济。20年后,她向记者解释:“当时我还年轻,有能力工作却吃救济,我觉得我辜负了我自己,孩子也会因是救济家庭而自卑,无法与其他孩子一样成长。”

  也许她的这种做法有点极端,但正是这种极端的独立和坚强才造就了她日后的成功。

  腰骨撞坏后,臧健和不能出去打工了,无奈之下,她想到了在青岛家中常吃的北方水饺。于是,在1978年她购置了必要的工具,推起承载母女3人全部生活希望的小木车,在香港繁华的湾仔码头边摆起了水饺摊。

  买馅料,熬靓汤,在码头上边包边卖,臧健和每天天不亮就得起身,忙到晚上11点钟最后一班渡轮离去。两个女儿早上一块上学,下课后便换下校服到码头帮助妈妈洗碗、包水饺。虽说是自己给自己当老板,没有人吆三喝四,但其中的甘苦,只有母女3人清楚。“冬天时,一双手冻得通红,海风一吹伤口就爆裂,但两个孩子很懂事,没有怨过一声”。臧健和后来回忆说。

  日子就在艰难中一天一天过着,值得欣慰的是臧健和的水饺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水饺销路日益看好,“湾仔码头臧姑娘水饺”的名声渐渐地传了开来,臧健和把自己的水饺叫作北京水饺,以表明这是地道的中国水饺。

  1978年,臧健和遇到了事业发展的转折点。

  湾仔码头进行改建时,臧健和想改变生意策略扩大经营,但那时她没有太多的资金开铺子,又觉得不抓住机会实在太可惜。刚巧香港特区政府要拆迁她居住的木屋,补偿了她3万多元钱。这笔资金对臧健和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使她有了扩大经营的条件。从此之后,她的水饺一路畅销,势不可挡。

  1991年,香港贸发局将她主理的北京水饺评为香港名牌产品,并邀请她在当年的国际美食博览会上向贵宾表演包水饺。“湾仔码头北京水饺”受到了中外嘉宾的一致好评,称它是一种具有国际流行口味的食品。臧健和也被誉为“水饺皇后”。

  她的水饺一步步得到市场认可,开始进入香港多家著名超市。在以后的不到10年间,她相继开办了3家水饺厂或前铺后厂,成为名副其实的“水饺皇后”。

  臧健和的理想很远大,她要把事业发展得更加壮大,延续得更加久远,让中国的水饺向汉堡包一样普及到全世界。

  时至今日,臧健和的“湾仔码头北京水饺”占领了香港10%的新鲜水饺市场、30%的冷冻水饺市场。并且,她已投资2亿多元人民币在上海、广州建厂生产,正式进军内地市场。

  ■臧健和赚钱智慧之一:

  做自己擅长的事,有属于自己的“拳头”产品

  “创业时一定要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好产品,一个能够赢得顾客口碑的产品,一个让顾客在你的小店里排队的产品。有了这样的‘拳头’产品,你才有可能闯出更大的天空。”臧健和说。

  20世纪的最后20年,可谓是香港的黄金时期,炒楼炒股,沸沸腾腾,就是想不发财都难。而这20年,也是臧健和从创业到成功的20年,可为什么在到处都是商机的香港,臧健和却一直紧抱着几元钱一袋饺子的小生意不肯放手呢?

  这正是臧健和的赚钱智慧之一——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这并非一种倔强的固执,而是她自己在经验中的感悟。当房产股市风起云涌,一夜暴富者层出不穷时,臧健和也不是没想过在金融地产的财富之海中打捞一笔,满载而归。

  那些年里,她也买过股票,但并没有赚到什么。她买进的时候是80多港元,后来涨到100多港元,经纪人建议她抛,可她却觉得还是等一下再说,结果这一等,反而跌得惨不忍睹。

  炒房她也尝试过,但似乎比炒股更不在行。臧健和第一次买楼是1983年,住了11年,30万港元买进300万港元卖出,算是赚了一笔。现在她买的这个房子比较豪华,花了1500万港元,1994年底的时候买进,到1997年的时候它已经升到2500万港元了,但她因为种种原因没卖,因此错过了好时机。

  经过无数次尝试,臧健和渐渐地明白了,既然她会包饺子,就要把包饺子当成自己的终身事业,把它做好,并且自己也有信心、有能力把它做好。别的呢,既然不是办不好就是不明白,而且还会因分心而影响到自己的生意,那就干脆不做,专心专意地包饺子。“渐渐地我就明白了,既然会包饺子,我就要把它当成我的终身事业……好多人都劝过我做其他生意,我说我就会包饺子。”

  包饺子的确是臧健和最擅长的事。

  臧健和最初的水饺是典型的北方包法,皮厚、味浓、馅咸、肥腻,后来她针对香港人的口味,不断地加以改进。

  第一天卖饺子,臧健和的心情忐忑不安。当时有几个打网球的年轻人,循着热气四溢的香味走了过来。他们说,从来没有见过“北京水饺”,想尝一尝。

  臧健和恭恭敬敬地把水饺端给他们,然后盯着他们的表情。没想到几个年轻人异口同声地说好吃,每个人又都吃了第二碗。臧健和激动得当场流下了热泪。

  还有一次,她在码头卖水饺,发现一位顾客吃完水饺后,把饺子皮留在了碗里,她忍不住上前询问。那个顾客毫不客气地告诉她说:“你的饺子皮厚得像棉被一样,让人怎么下得了口!”这一句话,让她难受了几天,也忙碌了几天,终于找到了擀出薄而透亮的饺子皮的窍门。

  薄皮大馅、鲜美多汁的水饺终于得到了顾客的认同,有一段时间,每天都会有数十位顾客排队等在湾仔码头她的摊档前吃水饺。

  从此,臧健和使足了劲卖水饺,早晨五六点开始一直干到晚上12点。当最后一班渡船停下来后,她的生意才停止。接着她就开始收拾卫生、洗刷码头,虽然没有人要求她这样做,但她觉得环境弄脏了会对不起社会和别人。

  明白了自己的选择后,臧健和就不再有任何其它的想法,而这也让她在金融风暴时得到了自己意想不到的收获。

  因此,后来臧健和在给香港大学生讲课的时候告诉他们:“要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不要做自己不熟悉的东西。要做比较有把握的事情,但要敢担风险,因为这样的风险是你能承担的。”

  从推着一辆木制手推车,在香港湾仔码头附近摆小摊,出售自制水饺,到现在的身价上亿,她走过了太多的艰辛,也经历了太多的不幸。她像我们所有人一样,也曾经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女人,但凭着自己的坚强意志与不断奋斗,她终于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奇迹。

  她的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她的智慧足以使我们受益终身!

  ■臧健和赚钱智慧之二:

  抓住一个最好的机遇,放大你的想法

  很多看上去很“专业”的书,在教导中小投资者起步创业的时候,都会说:“抓住一切机遇做大你的事业”。但是很少有人会教导投资者,有些看上去很好的机会放在你的面前,你要学会拒绝它,因为你会有更好的机会。臧健和用自身的经历绝妙地阐释了这个商业规则。

  那时,一家日资百货公司的老板看中了臧健和的水饺,提出与她合作的意愿,并承诺给她牌照开工厂。从一个无牌照的小贩一跃成为有工厂、有品牌、有销路的老板,这对臧健和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诱惑,但日本人的条件是要重新包装她的水饺,当作日资百货公司的产品来卖。臧健和断然拒绝了这个提议。她觉得自己当时只是一个没有注册品牌、没有专利技术的小贩,一旦合资生产,把配方和销售渠道都交给了别人,这无异于被人抽走了底牌。于是,她坚持要在包装上保留“湾仔码头“的商标和自己的地址、电话。

  “这种要求并非来自盲目自大,因为当时我看到,虽然我仍旧无牌无厂,可是‘湾仔码头’水饺的名气已经很响了,全香港都知道,每天有人排队来吃。美国人说可口可乐即使遭遇大火烧了全部工厂,凭一个商标和一个配方就能重新站起来,那么我现在已经有了商标和配方,离成功还会远吗?”

  最终,那个日本老板还是基于“湾仔码头水饺”的魅力和臧健和的诚意,做出了让步。

  事业终于小有成就的时候,臧健和意识到:“这是我做出的最正确的选择之一。更重要的是我从中找到了信心,明白了身为小贩—样可以独立做大生意。”

  皇天不负有心人。今天,“湾仔码头水饺”早已不是街头小贩的产物,而是从各大城市的超市、大卖场售出的包装精美的速冻食品。

  1997年,“湾仔码头”的故事又有了延续,美国第三大食品集团、拥有上百年历史的美国品食乐食品公司(现已与美国通用磨坊公司合并)与她合资了,臧健和遂成为北京湾仔码头水饺公司的董事及顾问。

  臧健和在香港的创业之路,有3个地方被誉为奇迹。首先是从女性小摊贩变成企业家;其次是在没有花一分钱推广费的情况下,产品就被大量顾客熟知;第三是在没有销售部的情况下把产品铺遍了香港的大街小巷。

  论特色,臧健和的水饺虽然是北方食品,在南方并不多见,却也并非稀罕物;论名气,上海的小笼包在小吃中也绝对有着响当当的地位;论口味,很多小吃甚至比臧健和的水饺更让人交口称赞;论实力,更有许多店铺早在臧健和做小贩之前就已经达到一定规模。

  那为什么至今却无一家小吃在顾客心目中能和臧健和的“湾仔水饺”媲美,无一家店铺能发展到臧健和的“湾仔码头”的规模呢?

   臧健和自己是这样总结的:

  “第一,很多小吃是国营食品店的产物,不少员工甚至管理层都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从来没有把它当成自己的产品来做,自然难以成功。我有时候都觉得,如果我没有去香港,而是一直在山东,恐怕就不会有‘湾仔码头水饺’了。”

  “第二,现在有很多创业者用自己的手艺和资金在做,也有很好的产品,但是没有做到一定的规模,这里不仅有很多经营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不少人缺乏大胆开拓的想法,满足于在自己的小窝里做,不敢往大里闯。”

  的确,能把传统的中国小吃做到了令跨国公司“三顾茅庐”的地步,臧健和的远见卓识和精明的眼光确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现在,所有在香港经营的超级市场都有“湾仔码头饺子”的分销点。1985年、1987年、1989年,臧健和还先后开办了3家工厂,生意如同滚雪球般越做越大,固定资产多达4亿多元港币。

  臧健和说:“我能有今天这一步,固然与我当初的选择和坚韧的性格有关,但确实是顾客给我的最多,顾客是衣食父母这句话对衣食无忧的人来讲,只是一个要求,可我从当小贩起就体会到:顾客愿意吃你做的东西,你自己饭碗里也就有了吃的。我现在的饺子能被人接受,也是顾客的意见和建议促使我做了改良,否则我恐怕还是一个小贩。”

  ■臧健和带给我们的经验和启示

  1.任何情况下,不要轻言放弃。当你选择放弃的时候,也意味着你的一无所有,做事情贵在坚持。成功者往往是那些能坚持到最后一刻的人。

  2.相信自己,并富有激情和勇气,对自己能力不自信的人,永远也不能抓住随时造访的机遇。

  3.要有选择最佳时机的眼光。看清长远利益与暂时利益的差别,不能为一时的诱惑放弃未来的前途,也不能完全怀疑眼前发展的真实性,从而错过良机。

  4.创业所选项目要是自己所熟悉和擅长的,需要有自己的特色。只有特点鲜明的产品才有生命力。

 

 
   更多相关
    张晓霞:谁说女子不如男
    向永芝:用心创造“七彩”的世界
    张书霞:返乡创业的“女强人”
    王东林: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
    周华:铿锵玫瑰 自主创业绽放精
    李小宁:相濡以沫 亲情似海
    朱萍仙:天使情怀
    杨发菊:创业路上的引擎人
    于静:爱心天使
    徐爱华:越女胸怀
   特别推荐
许又岚:鲲鹏展翅九万里
许又岚:鲲鹏展翅九万里
陈景河:黄金山上撰写黄金人生
陈景河:黄金山上撰写黄金人生
魏伟伟:甜蜜鸟背后的故事
魏伟伟:甜蜜鸟背后的故事
王子耀:悬壶济世为苍生
王子耀:悬壶济世为苍生
陈爱娟:一棵会开花的树
陈爱娟:一棵会开花的树
   特别策划·专题报道
· 华为的秘密:为何整个世界都怕它?
· 在商学院里到底学什么?
· 禹晋永: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生存“忽
· 解密“淘宝式”经典骗局:以假乱真 会
· 苏芩:33岁剩女十年悲催相亲史
· 环球时报:反制日本“购岛”应立即行动
· A股上市家族企业TOP100:新希望三一比
· 神秘富豪张志熔发家史:国企高管带来巨
· 十年来那些被资本“逼宫”挤走的企业创
· 罗援:只要是中共在执政 美国就不会放
   热点人物
· 郗慧林: 逐梦纳斯达克的商界超女
· 韩小红:民营医疗专业体检第一人
· 中国名女人的赚钱智慧系列 - 沈爱琴
· 中国名女人的赚钱智慧系列 - 龚心如
· 中国名女人的赚钱智慧系列 - 杨澜
· 黄妙真 - 映日荷花别样红
· 王祖贤 - 寸寸青丝愁华年
· 陈爱娟:一棵会开花的树
· 张梅梅:她在丛中笑
· 毛菊红:人生淡如菊 幸福别样红
   推荐人物
· 林春蓝:解读天下第一经卷
· 李国平:飞翔的光电神鹰
· 王 石:打造千亿万科背后的取舍之道
· 郭广昌:实践中的梦想家
· 硬汉李幼斌的“另一半” ——史兰芽
· 杨钊:做慈善要让人知道
· 林峰:从电视转战电影是眼前的高峰
· 熊乃瑾:女人的媚是让人幻想的
· 俏江南失色:家族餐饮企业的困境
· 钟庆明:冠军心 力臻美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本站文章或资料,敬请注明:来源中国人物传记网,并署上文章作者的名字!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资料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归原作者或其他合法者所有。如内容涉及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本站,将尽快处理!
本站电子书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
关于本站 | 分支机构 | 投稿须知 | 代写文章 | 加盟合作 | 书籍出版 |
联系电话:015102060385 投诉:013802424218  电子邮箱:chinarwzj@126.com QQ:865676504
中国人物传记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5 Chinarwz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2031299号 技术支持:广州市源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