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河南 | 河北 | 山东 | 山西 | 广东 | 广西 | 湖南 | 湖北 | 福建 | 浙江 | 四川 | 重庆 | 申请地方频道
人物传记网 ——记录历史  传承文化
感动中国 | 人民公仆 | 人物访谈 | 社会名流 | 企业领袖 | 商界精英 | 地产骄子 | 海外赤子 | 艺苑奇葩
教坛名师 | 巾帼风采 | 律师在线 | 杏林名医 | 创业之星 | 时尚风云 | 明星专栏 | 专家学者 | 个人传记
本站新闻 | 专题报道 | 理事单位 | 作家专栏 | 家族史话 | 国学天空 | 企业文化 | 畅游天下 | 健康保健
  当前位置:人物传记网 ——记录历史 传承文化 > 感动中国 > 正文
罗映珍:爱心包围的一千个日日夜夜
来源:中国人物传记网  作者:中国广播网  2011年05月11日 08:50

——记云南省临沧市公安局装备财务科科员罗映珍


       天地有大美,人间存至爱——题记


       一部名叫《士兵突击》的电视剧,近年风靡华夏。剧中一个叫许三多的战士,说了一句很平常但是却让很多人思考的台词:“活着就是要有意义,有意义就是好好活。”而剧中表达的“不放弃,不抛弃”永不言败的士兵精神,也让很多人为之感动。有人说,“不放弃”,就是对自己要狠一点,要克制,肯磨砺;“不抛弃”,就是对他人要承担,要付出,要慈悲和忠诚。这直指人心的话,让人想起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人,她的名字叫:罗映珍。


    一个普通的女人,一些普通的想法


    和平年代里诞生的英雄模范人物,在成为英雄模范之前,他们大都很寻常普通,就像我们的隔壁大哥或者邻家小妹。

    在2005年10月1日那场突发事件发生之前,罗映珍也是这样一个寻常普通的邻家小妹。那时她还在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小勐统镇计生所工作。在计生所里,她度过了自己的“花样年华”——1998年9月她来小勐统镇计生服务所工作时,才刚满18岁。虽然她是学医的,从理论上说对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并不陌生,但是面对现实中的种种复杂的实际情况,她有过难以启齿的羞涩,也有过做不通老乡工作的苦恼。风里雨里,走村串寨,不服输的她很快成熟起来。她在200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2年在人事改革竞争上岗中脱颖而出,就任小勐统镇计生服务所所长。也在这一年,她和警察罗金勇喜结连理。

    邻家小妹变成了“警嫂”,罗映珍心里多了几分甜蜜和自豪。因为罗映珍在工作上虽然很好强,但是内心却更想做一只依人小鸟,靠着老公宽大厚实的肩膀,再有一个呀呀学语的宝宝——对于这幅梦寐以求的图景,罗映珍在心里不知道憧憬过多少回。但是“警嫂”却并不好当。聚少离多是家常便饭,担惊受怕也是时有发生的事情。警察是高危险职业,罗映珍和罗金勇工作的临沧市永德县,地处云南西南部,距离中缅边境线的直线距离只有40多公里,境内3200多平方公里全部都是山区,地形十分复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点使这里成为毒犯从境外向境内贩运毒品的重要通道。警察职业的危险性就更是突出。贩毒的暴利诱惑着不法分子铤而走险,警察随时都可能面对最残忍最危险的对手。罗映珍与罗金勇婚后不久,就亲自目睹并参加了一次与毒贩的遭遇战。那是2002年5月26日,罗映珍到玉明珠村检查工作,正好那天罗金勇和战友赵金彪也在这里设卡检查。中午时分,一辆车朝检查点急速驶来,罗金勇上前拦车检查。就在这时,一场短兵相接的遭遇战突然发生:车上三名男子见只有两名警察,其中一人就扑向罗金勇,另两名男子则去抢夺赵金彪身上的微型冲锋枪。当时还在路边屋子里的罗映珍,正好目睹了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她做出的第一反应是迅速冲出屋子,朝赵金彪跑去——因为她知道,如果冲锋枪被毒贩抢走,后果不堪设想。自己的安危,在那一瞬间,她忘记得干干净净。本来就做贼心虚、胆战心惊的毒贩听见身后的脚步声,以为有警察增援,只好仓皇逃跑。这次行动,罗金勇他们抓获一名毒贩,缴获海洛因15公斤,手榴弹四枚。凯旋的时候,罗映珍才发现自己吓出了一身冷汗。

    工作的危险,两地分居的现实,当然更多的原因是工作和学习的压力,罗映珍与罗金勇结婚三年,一个普通女人最普通的想法却没来得及实现:生一个孩子。其实罗映珍的想法也是罗金勇的最想,有一次两人在一起,罗金勇就给罗映珍出了一道题:老婆,你说我们现在最缺的是什么?还没等罗映珍回答,罗金勇已经迫不及待地拿出了早已经买好的孕妇装。两人商量,在2005年,无论如何,他们都该要一个自己的宝宝了。到了“十一”,很久没有休息的罗金勇要趁假期和罗映珍一起去岳父母家探望。行前,同事还开玩笑,要罗金勇抓紧时间“完成任务”。但是,没人料到,一次改写命运的遭遇战,正潜伏在他们回家的路上。


    一次普通的回家,一个英雄的壮举


    “2005年10月1日国庆节那天,金勇和我回我的老家去探亲,在离我娘家还有一个小时车程的地方出了事。”罗映珍回忆道,那天,她和罗金勇坐上当地的一辆客货两用农用车,从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赶往小勐统镇湾甸村委会大龙塘村,去看望罗映珍的父母。

    “上车以后,金勇就注意到了车上有三个人行迹可疑,便和他们坐到了一排座位上。”罗映珍说,“一路上,罗金勇一直在思考找个什么方式来处理这件事。当时他想,先不要暴露自己的身份,以免伤及无辜,等待合适的机会再去制服他们。”

    从永德县到罗映珍的老家大龙塘村只有50多公里。罗映珍说:“当地交通条件不好,进出只有农用车可坐。坐了两个多小时车后,农用车在一个修车摊位前停了下来。车子好像出了点毛病,车主便在那里停下来准备修一下。这个时候,那三个行迹可疑的人未到目的地,却提起包就准备走。”罗映珍说,三人的异常举动更引起了罗金勇的怀疑。由于担心三人逃走,罗金勇立即走到他们前面,掏出自己的警官证亮明身份,并顺手去检查他们的袋子。“他一下子就摸到了袋子中装有毒品,”罗映珍说,就在这个时候,走在前面的两名毒贩与罗金勇扭打起来,另外一个则从后面用石头砸向罗金勇,“罗金勇抓住那个人的衣袖后,那个人又抓起一根木头砸向金勇。”“一根粗大的木桩,裂成三截了,这个木桩是击打在罗金勇的头部断成三截的。”刚刚从厕所出来,见到这一幕的罗映珍,此刻见到的罗金勇已变成了血人。她与周围的群众也一起向歹徒扑去,一名毒贩被当场抓获,现场缴获海洛因两块,重1150克。“他受伤后,我用自己的身子垫着金勇,抱着他。”罗映珍说,她一直呼喊着丈夫的名字,可是没有得到一点回应。“在他短暂清醒的时候,金勇说了陷入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800多克’,连着说了两遍。”

    就这样,一次普通的回家,变成了一个英雄的壮举。罗金勇,在探亲路上,他既没佩枪,也无人监督,又寡不敌众,却义无返顾,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他只身与毒贩搏斗的那一段血路,见证了他从普通警察变为英雄的过程。

    写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缉毒是缉毒警察的事,罗金勇这个“文职”警察不该去管这个闲事,要管也不该在这样寡不敌众的情况下贸然出击;罗映珍不是警察,更不应该投身到与毒贩的搏斗中去。

    对此,时任临沧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的陈新钢说:“那里地广人稀,山高林密,要是当时罗金勇不站出来,只是去报警,那么,派出所的人最快也要一个小时以后才能到达那里,毒贩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要是人人都遇到危险就往后缩,那么,这里的禁毒战争根本就无法开展下去。他能够在那样的情况下挺身而出,那是需要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非凡的勇气的,那是一个真正的人民警察和真正的男子汉才做得出来的举动,也是他多年来一贯敢于斗争勇于承担的必然结果。”


    一场与死神争时间的接力赛跑


    情况紧急,身材瘦小的罗映珍,在危急关头表现出惊人的大智大勇。她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一面亲手迅速将抓获的毒贩捆绑起来,一面救助身受重伤已经昏迷的罗金勇。在第一时间,是罗映珍为他清除创伤,包扎伤口,并为他注射进第一针药品。面对血肉模糊躺在自己怀里的亲人,那一刻,罗映珍甚至来不及流泪,而是出奇的麻利,镇定。因为,学医的她知道,她是在与死神赛跑,在为挽救亲人的生命争取时间。在现场,罗映珍做了该做和能做的一切,很快又将罗金勇送往60公里外的永德县医院抢救。

    在与死神争取时间的接力赛跑中,由各级党和政府、公安和社会各界组成的庞大组织,更是起了关键作用。“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罗金勇的生命!”是命令,更是共识。它是组织对罗金勇生命价值观的褒奖,更是当今社会“以人为本”核心价值理念的具体体现。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资源,最及时的救治,最细心的护理,都给予了英雄罗金勇。

    当天14时50分,罗金勇被送达县医院,经过初步检查,诊断结果是重型颅脑外伤,病情非常危重,随时都可能停止呼吸和心跳。

    15时30分,县医院神经外科医师主刀,对罗金勇实施了右侧额颞顶去大骨瓣减压、硬膜下血肿清除、脑挫伤清创术,并进行特级护理,18时45分手术结束。手术较为成功,为挽救伤员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10月1日晚十一时许,临沧市人民医院外科专家从凤庆县赶到永德县。

    10月2日凌晨两点多,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系统专家和神经系统专家,在云南省公安厅有关同志的陪同下,从昆明出发,配备两名驾驶员,星夜兼程直奔永德,于10月2日下午四时赶到永德。

    10月2日下午市人民医院的两名特护赶到永德。

    英雄罗金勇命悬一线。但是,他的命被无数人用自己的手捧着,心护着。这其中,时时处处都有罗映珍的身影。在重症监护室,她是每天24小时一直守候在旁边的人,她拉着他的手,一刻也不松开,就那样站在旁边,最后站得脚背肿了,小腿肿了,也不肯坐片刻。让所有见到的人都为她心疼不已。经过一系列的手术,救治,转院,罗金勇的生命终于从死神手中被夺了回来。然而,罗金勇因为伤势过重,成了医学上的“植物人”。

    英雄还能归队吗?丈夫还能回到妻子身边来吗?

    更严峻的考验,摆在弱女子罗映珍面前。


    一个向医学的极限发起挑战的勇敢者


    100天过去了,早已经转院到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的罗金勇,依然昏迷不醒。

    一年过去了,罗金勇还是昏迷着。

    从医学的角度上说,“植物人”昏迷的时间越长,恢复的可能性就越小。如果说100天是一道“坎”,200天更是一道“坎”。据说昏迷200天后还能唤醒的“植物人”从概率上说仅剩百分之几。那么,300天、400天、500天、600天……考验的就不仅仅是昏迷中的病人,更是陪护在病人身边日夜操劳牵肠挂肚的亲人。

    罗映珍就是那个天天接受煎熬的人。

    但是她把煎熬藏在内心,把乐观和信心写在脸上,让忙碌充实自己的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

    在昆明的一年多时间里,罗映珍是这样度过每一天的——

    每天清晨六点钟,罗映珍就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她留给自己的,只是很短的一点时间——她用最快的速度就洗漱完毕,然后就开始为丈夫准备熬汤、榨果汁。现在,罗金勇靠注射营养液来维持生命。除此之外,每天罗映珍还给他煮两次汤,榨一些果汁,通过鼻饲喂给他。在罗映珍租住的小屋里,除了榨果汁和熬汤用的器具,几乎看不见别的东西。

    做完这些准备,罗映珍就拎着装汤的食盒,开始用小跑一样的步伐往医院赶。从罗映珍的住处到医院大概2000米,在昆明的500多天里,罗映珍每天奔波在这条路上,一天至少往返两趟,从来没有因为任何事情间断过,而每次她都走得这样行色匆匆。每天,罗映珍都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一样围绕在丈夫身边,既当“母亲”又当护士,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丈夫,盼望着在这温暖的呵护中丈夫能够苏醒过来。每天,一进病房,罗映珍就会大声呼唤:“老公,该起床了!”然后就开始了有条不紊的忙碌。除了给罗金勇鼻饲喂汤,剃须洗脸,擦洗身体,罗映珍还给他做全身按摩,帮助他进行运动。而差不多每件事情,都会让罗映珍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因为同身材魁伟的罗金勇相比,罗映珍绝对只能算娇小玲珑,而昏迷中的罗金勇不可能有任何配合。这样,就使每一件看似寻常的事情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与每天在体力上的巨大透支相比,更困难的还是精神上的巨大煎熬。因为每一件事情都没有任何回应,都看不到任何希望。但是,罗映珍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她期盼着爱的奇迹发生,期盼着自己就是那个创造哪怕是百分之一希望的幸运者。她坚信,努力,就可能有奇迹出现;而放弃,就肯定什么都不会发生。

    在做这些平凡琐屑事情的同时,人们还看到她一天都在不停地对昏迷中的罗金勇说话。“她每天说的都是不同的话题。今天说他们想要个自己的娃娃,明天说中秋节一起回老家看月亮,后天说以前在一起散步的故事。很多都是她头一天写好的日记和信。她总是找那些最能打动人的事情,在耳边说给她老公听。”一个在病房协助工作的护工,天天看到这样的情形,从开始的不理解,到不由得也被深深感染了。

    除了给罗金勇说话,读信,罗映珍每天还要给丈夫唱一首叫《约定》的歌。罗映珍经常回忆起她和丈夫在一起的种种琐事,那些充满了温馨的细节。再好的夫妻也有吵架的时候,罗映珍和罗金勇每一次吵架了,罗金勇就会对罗映珍唱这首歌——《约定》。“你我约定——争吵很快要喊停”,他们的争吵也就结束了,而现在,这首《约定》成了每天罗映珍唱给罗金勇的歌。

    不放弃,不抛弃。罗映珍坚持着。“我心中惟一的希望就是想把他唤醒,让他回到健康,然后,我们回家。我还想跟他生一个我们自己的宝宝,过最平凡的日子呢。”罗映珍这样说。她心中的这个小算盘,也是支撑她努力坚持的最真实的动力之一。


    一个人的面对,一封封平凡的情书


    英雄赢得过鲜花与喝彩,英雄曾经是社会舆论的中心和焦点,但是,英雄依然昏迷。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英雄壮举对社会产生的轰动效应也必然渐渐淡去。日复一日,面对罗金勇一次又一次出现的险情,面对几乎毫无进展的治疗,面对病房里逐渐越来越寂寞,日子仿佛被拉长了,希望越来越渺茫了。这时,就是职业的医护人员,也会感到身心的疲乏,也会出现某些怠惰。此时的罗映珍,她身体的疲乏,内心的寂寞,精神上的压力,对未来的担心甚至恐惧,随着时间的伸延,也在与日俱增。从表面看,她依然乐观镇定,依然信心十足,依然一进病房就大声呼唤,依然一天到晚为罗金勇忙个不停。但是,她身体的变化却透露出了另一些信息:一个才27岁的少妇,她已经长出了越来越多的白头发,脸上布满了褪不去的褐斑,以及失眠和焦虑留下的黑眼圈,而体重,居然很快减去了20斤!

    在那些日子里,罗映珍更瘦更小的身影,依然在有些冷清的病房里快速地闪动着。面对一个人,她祈祷他早日苏醒,早日恢复健康,但是这一切却是遥遥无期;一个人的面对,她也有感到无奈,显得无助。无可依靠的时候,有时也会觉得内心一片荒凉。但是,当她悄悄躲在小屋子里,一个人让泪水恣意流淌之后,她又重新选择了坚强。因为她知道,她必须坚持,她不能泄气,她是罗金勇重返健康生命的最后一个可靠的拉手,最坚实的一道屏障,她必须用自己弱小的身体,去扛住生命的闸门,去经受无情的时间给寂寞英雄、也是给自己的更严峻的考验。

    当她又一次累完了一天,当她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丈量完回去的那2000米路,回到小小的出租屋时,那些疲惫和焦虑才会跟着黑夜像潮水般涌来,一下子把她给包围得严严实实。在夜里,她通常必做两件事:翻看相关的医疗书籍,写一天的日记。医疗书籍或许能给她更多理性的力量,而日记则再一次点燃起她情感的火焰,让她在一个人面对时,不再恐惧,不再犹豫。

    让我们来看她的日记的几个片段吧——

    ……今天是第247天了,你的病情依旧没有进展。晚上我疲惫地回到小屋,躺在床上却思绪万千,难以入睡。书上说:夫妻不是两个人,而是二者合一,结为一体。真的是这样,你我早已合二为一,你是我的全部,我亦是你的所有,舍一不可。没有你,我就像一棵枯萎的草,生活毫无意义,绝望地数着日子。何时盼得爱人醒啊?

    ……亲爱的老公,不知道怎么回事,这段时间老是有蝴蝶飞进屋来,也许是附近种着花草吧。有时候,我在想,会不会是你化成蝴蝶想接近我。我听说蝴蝶是爱的化身,代表爱情。梁山伯和祝英台就是化成彩蝶比翼双飞的。我真的好想和你一同远离这喧嚣的城市,到开满鲜花的地方平静地生活,像蝴蝶一样在花间飞舞。为了这种日子早点到来,我要用尽全部力量好好爱你。

    ……亲爱的老公:433天了。老婆告诉你,只要你能站起来,你就一定能有自己的孩子,你身体健康才会有聪明健康的小宝宝......我每天靠在你的枕边不停地说,不停地讲,自己都被感动得流泪了。可你依然不为所动,老公,你算是一座冰山也焐化了,是块石头也焐热乎了。我每天这样轻言细语地和你说情话、忆往事、讲将来,不停地给你打气。一次又一次,对你说我需要你的爱,我会永远等你,也请你永远不放弃,把我们的婚姻、我们的爱情、我们的家庭坚持到底。我只想用我的善良、我们的爱去感化你,去创造奇迹,我坚信爱是最伟大的力量。

    ……亲爱的老公:今天是第457天,2006年的最后一天,要是在单位的话,也已放假了。如果不加班的话,你会回来和我相聚。想想工作多年,一心扑在工作上,一年到头除了春节以外基本上就没休息过,白天上班,晚上值夜班,没有周末,没有假期……现在呢,终于天天和你相守在一起了,你却什么都不知道,而且让我天天担心忧愁,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重复着一件事,就是护理你,每天洗漱、翻身拍背、按摩、擦洗大小便、换单子、打汤打药......每天24小时重复着,没有好好地休息过一天,没好好吃上一口。每天翻身拍背12次用了五个小时,打汤、打药14次用了三个小时,洗脸、擦身、洗大小便、换单子用去两个小时,量血压、测体温、擦口水用去了三个小时,和你讲话鼓励你亲吻你又用去三个小时,24小时还剩八个小时,用来做饭吃饭睡觉上厕所,有时还得上街买日用品,这还得是病情平稳的时候,否则就得天天站在床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护理你、观察你的生命体征变化。这就是我每天的生活,不仅仅是一把屎一把尿,更是一把汗水一把眼泪。亲爱的坚持吧!也祝你新年好运!

    ……亲爱的老公:新年好!在无尽的痛苦和艰辛中,都已跨越了三个年头,我也从25岁走进了28岁,岁月就这样无声地流逝,我和你一起在病房里竟生活了三个年头,不知道还有多少个日日夜夜要在病房里煎熬。不管多少个日夜,还是多少个年头,只要你一息尚存,只要你给我坚持的机会,我会一直坚守下去!宝贝,只要你能站起来,我无怨无悔!新年的钟声已响,但愿在新的一年里你能够醒过来,只愿你能平平安安度过每一天,希望你心中一直有爱永不止息。爱是你的力量,是火焰。不仅仅有爱,还有更重要的责任,对老婆的责任,对家的责任,有老婆这样的坚守,你又怎能放弃呢?你怎么会忍心辜负老婆的心血。坚持吧,老婆陪你一起走下去!

    这样的日记,罗映珍一写就没停息。满满15册,共10多万字。日记里,其实都是她写给罗金勇的一封封书信。夜里罗映珍从未间断地写,她是为了将每天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好让有一天醒来的丈夫能通过这些日记,来了解世界发生过什么变化,填补生命中的这段空白,也是为了给自己鼓劲打气。白天在病房里为罗金勇诵读,她是为了能用这独特的方式,去唤醒沉睡的丈夫,用爱心去创造生命的奇迹。她相信奇迹就会发生,因此她总是选用薄薄的日记本去书写,她觉得写完这一本,或者最多等到写下一本时,奇迹就会来临。她不知疲倦地劳碌,不知疲倦地书写,也许死神被她感化,或许爱神被她感动,2006年8月20日,在她又一次给罗金勇读完自己的书信时,奇迹真的出现了。“那天,我像往常一样,给他轻声说话,读信。我让他握我的手,他真的握了;让他眨眼睛,他也真的眨了。我开始不相信这些是真的,但是,他真的有反应了。我当时就哭了。他每一个细微的反应,对我都是天大的喜讯。”说到丈夫病情的变化,罗映珍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他现在的反应还很微弱,一般人很难察觉到。但是只要你不停和他讲话,他偶尔也能眨眨眼睛,哼两声,还会长长地叹气。”这一点点细微的回应,让罗映珍看到了希望,也是对“不抛弃,不放弃”的所有努力的最好的肯定。


    一石激起千层浪


    ……老公,你应该醒来了。你知道有多少人在关心你吗?公安厅的领导有空就来看你,你的同事只要到昆明开会就会过来和你聊天,还有很多不知名的群众、病友,他们给你讲故事,让你不要轻易放弃,这些你都听到了吗?你感受到了吗?如果你感受到就赶紧站起来吧。你常常对我说,滴水之恩应涌泉相报,我只能不停地对他们说谢谢,因为除了感谢,我没有任何能力来报答他们。但是你可以,如果你好起来,回到你热爱的岗位,继续履行你的职责,那就是你报答了所有关心我们的人。

    罗映珍的这段日记,真实地记录了他们的事迹在社会引起反响后的一些情形。她对丈夫的爱的呵护,她的不放弃不抛弃的坚强信念和坚韧精神,引发了全社会爱的回应,爱如潮水,涌向小小病房,也涌向这个创造了爱的奇迹的女人。从罗金勇只身勇斗毒贩光荣负伤那一瞬间,到罗映珍大爱无边唤回英雄苏醒的数百天,一对平凡夫妻以不同的方式,彰显了英雄的忠诚和人性的光辉。他们的感人故事,再次在全社会引起巨大涟漪。

    “罗映珍用一个传统中国女人最朴实的方法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身上所体现出的坚韧、无私、忠诚和乐观是中华民族流传几千年的精神精髓。她的事迹在我们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家庭的进程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云南省委宣传部副处长庄光玮说。

    “我们赞美英雄,更为英雄身后有这样一位痴情的妻子而感动流泪。像罗映珍这样坚守爱情、坚信感情的人很难得。她是很多夫妻的榜样,是值得社会学习的典型。”云南师范大学明庆忠教授感慨道。

    云南省公安战线的广大干警对罗金勇和罗映珍有着深厚的感情。罗金勇的工作单位、临沧市永德县公安局的干警们掀起了一浪又一浪向罗金勇夫妇学习的高潮。

    “作为公安干警中的一员,罗金勇的事迹让我敬佩,也为有这样一位支持我们工作的警嫂而欣慰和感动。如果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对我们从事的工作理解和支持,那么我们的工作会更加富有成效。”云南省公安厅宣传处副处长赵勇说。

    罗金勇的主治医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的贺医生感慨地说:“在救治罗金勇的过程中,我们切身感受到了亲情的力量、真爱的力量,我们将尽最大的力量不让这分真爱落空。”

    对于尚未涉足婚姻的年轻人来说,罗金勇、罗映珍夫妇的事迹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触动。在看到媒体的报道后,很多年轻人都表示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让他们对爱情和婚姻的观点从某种程度上有了一定的改变。

    云南大学会计专业大二学生吴洁玲说:“在现在这个流行快餐式爱情的社会,有些人把婚姻看作是爱情的坟墓,年轻人更是有很多轻率的行为。罗大姐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人间真爱的存在,让我们对爱情的认识多了一种责任和憧憬。”

    金融专业的小雨说:“最让人感动的是坚持的力量,在一些人奉行自由和个人至上的时候,罗大姐的事迹犹如沙漠中的金子,弥足珍贵,至少她的行动涤荡了人们的心灵。”

    在罗金勇和罗映珍的事迹传播开后,许多群众从北京、上海、湖南、贵州等地打来电话询问罗金勇的病情,表达对罗映珍的关心。一位来自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热心人给罗映珍捐款,其他一些群众也纷纷通过捐款、到医院看望或者写信方式,表达对罗金勇和罗映珍夫妇的支援。

    一位北京的读者说:“看到报纸上对罗金勇和罗映珍事迹的报道,我为他们之间坚不可摧的爱情深深感动。这种精神不应当只局限于夫妻之间,应当让它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去,感染更多的人。希望罗金勇能早日康复,希望罗映珍的真情付出能换回幸福的生活。”

    互联网上,人们用博客和帖子,表达着对罗映珍和罗金勇的敬意。

    一位叫阳小凯的网民写道:我是一名普通的刑警?发生在英雄罗金勇身上的故事在我看来很自然?但是我的心还是不由震撼?更令我全身颤栗?血液流动加快的是罗映珍对爱人的守望,生命责任,承诺爱情婚姻……瞬间像火山喷发的熔浆?倾泄而下?让我喘不过气来?没有时间冷静思考?还有什么比这样的故事更加感人﹖

    另一位叫“芙蓉姐夫”的网民说,从前看琼瑶式的爱情小说,觉得那就是爱情神话。有时也会憧憬着主人公感天动地的爱情。但有时也会感到很不屑。心里冷笑着:“有吗?世上真的有真爱吗?”“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天地誓言,让人感到太不真实。但是今天我相信了,相信这世间真爱的存在。因为我看到一对患难夫妻的故事。

    在罗映珍的精心照料下,在罗金勇的病情有了一点好转的关键时刻,社会各界再一次伸出了更加有力的关爱之手——2007年6月8日,罗金勇被送到北京宣武医院接受条件更好的康复治疗。如影随形不离不弃的罗映珍也跟随到北京,和丈夫一起开始了新的征程。


    一生一世,爱的守望


    什么是不离不弃,什么是生死相依,什么是爱的奇迹,有一个人,给我讲述了她的见证。她叫马丽娜,云南省公安厅宣传处的一名年轻干部。她被安排随罗金勇和罗映珍一同到了北京。她告诉我,“2007年6月8日,刚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那天,医生给罗金勇做全面检查时,发现卧床600多天的他竟连褥疮都没长,这连医生和护士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在后来的日子里,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在生死一线的时候,罗金勇能坚强地活下来;在那么漫长的医治过程中,他可以一天天好起来,并出现一个又一个的医学奇迹。”

    一年之后,小马回忆起跟罗映珍一起在北京的几个月,还特别动情:“记得那年夏天,北京特别热,人只要一出门就是满身汗。映珍就这样每天顶着太阳往来于医院和住地之间,有很多天她甚至需要每天喝一瓶藿香正气水才挺得过来。有一天中午,她一直心情不好,问了她很久,她终于告诉我,和她一起护理的看护夜里给罗金勇翻身的时候,没把他的手放好,手臂都压青了,说着她眼睛湿润了。一旁的我,不知道该怎么来安慰她。但是我明白了她为什么心细如发,她心里只有金勇,她不愿意离开他,总想自己亲自守着他,陪着他。这样她才能放得下心。”

    “2005年10月1日,当罗金勇忠于职守奋不顾身站出来与毒犯斗争时,他将自己的赤诚之爱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从那时到现在,从他变成‘植物人’到终于有了一点苏醒,将近1000个日日夜夜,我守候在他身边,我将我的爱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我的丈夫;在临沧,在昆明,现在是在北京,又有无数的人,将他们的爱献给了我们,我们每天都被爱心包围着,是他们给了我们战胜困难的最大信心。”2008年5月8日的清晨,在罗金勇和罗映珍来北京快有一年的日子,已经早早来到病房的罗映珍,给笔者述说着她来北京后的感受。

    “在北京,医院组织了技术最好的专家,制定了最详尽的治疗计划,每天金勇都要接受六小时的肢体、语言和智力训练。如今,他的康复训练已经有明显效果,已经从深度昏迷中逐渐苏醒,能眨眼,他的肢体灵活度更好,还可以摸索着写简单的字,可以说‘痛’‘累’等简单的词语。看到金勇不断进步,我心里充满希望。我每天为他工作15个小时以上,很多是重体力活,说不累是假的。但是,有希望,我就感到幸福。”

    “我的心,时时刻刻和他连在一起。即便是在全国道德模范领奖台上,我也挂念着病房里的丈夫,只要我一出来,就会不安心,怕他有什么问题。见不到他,就会心里空落落的。他已经成了我生活的全部。”

 “我知道,金勇要恢复到健康状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是学医的,金勇负伤后,我又看了很多医学专业书籍,我知道这其中的困难。他恢复一个动作,可能就要一年时间;他要回到健康,也许就要一生的时间。我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可能是很残酷的现实。我惟一的希望,就是他快一点好,早一点归队,回到我们相知相恋的小勐统镇,用我们的行动去报答那么多爱他的人。”

    “他要是好了,我也想痛痛快快病一场,让他也寸步不离地守着我。”

    在北京,罗映珍的话闸子一打开,就说了很多。她告诉笔者,其实她平时很少说自己,她把要说的话,都留给了在罗金勇的耳边去说。她尽可能谢绝了记者的采访。她说,主要是时间不够用,她一天要在病房工作很长时间,每天忙得像打仗,金勇恢复得好,锻炼的强度就加大,体力活就加重,忙完了人也累瘫了。可以想象,更加瘦弱的她在协助魁伟的罗金勇完成康复动作后,会如何地大汗淋漓,手脚酸软。她说在北京已经没有坚持每天写日记,但是大事还是都记,而且记得很细致。她说,她觉得她所做的一切都是自己该做的,“其实就是一个妻子对丈夫应尽的本分。而且,党和人民已经给了我太多的荣誉,我已经感到有些不安了。”

    但是,说到人们给她和金勇的爱和帮助,她又有话要说。她拿出了几张照片,那上面拍摄的是她在北京的“家”——由公安部战友为她安排的“爱心小屋”。她还记得,那是2007年6月13日晚9点30分,当她一身疲惫地从医院走到自己北京的“新家”时,门一开,罗映珍吃了一惊:窗台的小鱼缸里六条彩色的小鱼,正欢快地游来游去;客厅里一盆香气袭人的栀子正绽放着白色的花瓣;象征生命的长青树正以它的绿意盎然给了整间屋子浓浓的生机;卧室里寓意平安幸福的中国结,一双爱意浓浓的水晶天鹅;厨房里的锅、碗、油、盐;卫生间的日用品无一不全。看着这一切,罗映珍当时就感动得热泪长流……

    “我们是心怀感恩的人。我不会说大话,但是我会好好照顾金勇,呵护金勇,哪怕是一生一世。惟愿让他早日康复。”

    英雄罗金勇,以自己的热血证明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

    党和人民,与死神赛跑,挽救了英雄罗金勇垂死的生命。

    罗映珍——一个弱女子,以自己柔弱的肩膀,以惊人的毅力,担起了唤醒和呵护英雄的责任。

    全社会,为他们的无边大爱所感动,也献出了爱心。

    日子被爱包围,日子变得温暖了;而爱的轮回,也会跟原本平常的日子一起,延续下去。

 
   更多相关
    邓正明:将军诗人的品德
    人民日报刊文:毛泽东的历史功绩
    真情无价:一封寻常的家书
    景海鹏:“神九”航天员
    陈介仁:仁者崇善 关爱无边
    谢国忠:房价下跌50%都很正常 开
    汪洋:用良知的尖刀解剖自身
    朱镕基卸任时讲话披露 称最担心
    朱镕基:20年的“右派”生涯
    王殿甫:70岁力挽狂澜
   特别推荐
许又岚:鲲鹏展翅九万里
许又岚:鲲鹏展翅九万里
陈景河:黄金山上撰写黄金人生
陈景河:黄金山上撰写黄金人生
魏伟伟:甜蜜鸟背后的故事
魏伟伟:甜蜜鸟背后的故事
王子耀:悬壶济世为苍生
王子耀:悬壶济世为苍生
陈爱娟:一棵会开花的树
陈爱娟:一棵会开花的树
   特别策划·专题报道
· 华为的秘密:为何整个世界都怕它?
· 在商学院里到底学什么?
· 禹晋永: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生存“忽
· 解密“淘宝式”经典骗局:以假乱真 会
· 苏芩:33岁剩女十年悲催相亲史
· 环球时报:反制日本“购岛”应立即行动
· A股上市家族企业TOP100:新希望三一比
· 神秘富豪张志熔发家史:国企高管带来巨
· 十年来那些被资本“逼宫”挤走的企业创
· 罗援:只要是中共在执政 美国就不会放
   热点人物
· 霍英东:慈行善举世间存
· 王光美:倾力打造幸福的伟大母亲
· 共和国开国十大将的辉煌人生
· 感动中国之钱学森的故事
· 感动中国之闵恩泽:催化人生
· 好人谢延信:30多年精心照顾亡妻父母和
· 感动中国之陈晓兰——十年艰辛 矢志推
· 感动中国之爱亲模范罗映珍
· 感动中国之50岁的张海迪依然美丽
· 感动中国之方永刚:时代精神的楷模
   推荐人物
· 林春蓝:解读天下第一经卷
· 李国平:飞翔的光电神鹰
· 王 石:打造千亿万科背后的取舍之道
· 郭广昌:实践中的梦想家
· 硬汉李幼斌的“另一半” ——史兰芽
· 杨钊:做慈善要让人知道
· 林峰:从电视转战电影是眼前的高峰
· 熊乃瑾:女人的媚是让人幻想的
· 俏江南失色:家族餐饮企业的困境
· 钟庆明:冠军心 力臻美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本站文章或资料,敬请注明:来源中国人物传记网,并署上文章作者的名字!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资料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归原作者或其他合法者所有。如内容涉及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本站,将尽快处理!
本站电子书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
关于本站 | 分支机构 | 投稿须知 | 代写文章 | 加盟合作 | 书籍出版 |
联系电话:015102060385 投诉:013802424218  电子邮箱:chinarwzj@126.com QQ:865676504
中国人物传记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5 Chinarwz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2031299号 技术支持:广州市源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