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河南 | 河北 | 山东 | 山西 | 广东 | 广西 | 湖南 | 湖北 | 福建 | 浙江 | 四川 | 重庆 | 申请地方频道
人物传记网 ——记录历史  传承文化
感动中国 | 人民公仆 | 人物访谈 | 社会名流 | 企业领袖 | 商界精英 | 地产骄子 | 海外赤子 | 艺苑奇葩
教坛名师 | 巾帼风采 | 律师在线 | 杏林名医 | 创业之星 | 时尚风云 | 明星专栏 | 专家学者 | 个人传记
本站新闻 | 专题报道 | 理事单位 | 作家专栏 | 家族史话 | 国学天空 | 企业文化 | 畅游天下 | 健康保健
  当前位置:人物传记网 ——记录历史 传承文化 > 感动中国 > 正文
袁隆平:稻香万里济众生
来源:中国人物传记网  作者:朱隽 贺广华  2011年05月11日 08:16

——记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上)


     5月8日,刚从美国归来的袁隆平院士,像往常一样,走进了试验田。

 

    黝黑的面庞依旧,坚定的步伐依旧,“袁氏发型”依旧。

    “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他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作息。试验田是他生活的一个重心,因为那里种着他心爱的杂交水稻。

    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攻关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每一个困难面前,都始终坚守目标,锲而不舍进行科学探索;在杂交水稻领域的每一个发展阶段,每一项重大技术创新,都贡献出了非凡的经验、智慧与学术思想。

    在他的引领下,我国拥有了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技术,人类拥有了驱逐饥饿新的希望。

77岁的袁隆平,壮心不已。


    使 命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新的起点期待新的奇迹

    2005年8月13日,农历七月初九。

    8月的长沙,天气炎热,空气里一丝凉风都没有。可袁隆平却觉得这天热得畅快,热得舒坦。

    因为这一天是袁隆平75岁的生日,也因为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他将迎来一位特别的客人。

    这一天,温家宝总理到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视察。

    看过试验田里穗大叶壮、谷粒硕大的超级稻,听过袁隆平的汇报,温家宝总理说,袁老师研究发明的超级稻有重大科学价值,在我国大面积推广种植后累计增产粮食4000多亿公斤,为中国人养活自己做出了重大贡献。发展农业要靠政策,靠投入,归根结底要靠科学技术。

    总理的评价,让袁隆平如沐春风;总理的嘱托,让袁隆平深感振奋。

    这一年,袁隆平向世人宣布了第三期超级稻目标:在2010年,亩产要达到900公斤;同时要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袁隆平设想,在2010年将杂交水稻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到1500万公顷,按照每公顷增产2吨粮食计算,就能多产3000万吨粮食,多养活1亿多人。

    这一年,距离他与杂交水稻携手之始已有45年。

    45年,弹指一挥间。袁隆平要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追求没变;他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没变;他那“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豪情没变。

    此前一年,超级稻二期目标提前实现,超过800公斤的亩产,让中国的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继续领跑世界,这一领先的纪录已经保持了30年。

    让杂交水稻的潜力充分迸发,让人民不仅吃饱还要吃好,面向未来,使命仍然在肩。


    本 色


    科学研究的本色是创新,科学家的使命在于探索未知,他们真正的快乐也来源于此

    科学家的使命在于探索未知。从步入科学殿堂的第一天起,创新就已经深深烙入袁隆平的人生信条里。

    地里的杂交水稻绿了又黄,农民的谷仓里装满丰收的稻谷,寓言着他丰厚的创造力。

    1960年,当袁隆平立志用农业科技击败饥饿威胁时,“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成为横亘在他面前的理论禁区。

    当年,一株“鹤立鸡群”的高产异型稻株,吸引了袁隆平的眼光;第二年在它的后代身上,优势完全退化分离,难道这是一株天然的杂交稻?能不能育成人工杂交稻?袁隆平的智慧火花在那一刻点燃。

    多年后,他的弟子说,“袁老师绝不是第一个见到异型稻株的人,但却是第一个找到其本质规律的人。也正因为他敢于打破常规,才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创新是科研的本色,但在关键时刻对于研究路线的重大决策更能显示大师应有的本色。

    功底深厚,高瞻远瞩,决断果敢,在众多农业科学家眼中,袁隆平从来都是不折不扣的“战略之魂”。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关键节点,几乎每一次都能找到他的影子。

    1987年,距离杂交水稻首次大面积推广已过去10年。袁隆平又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在他的设想中,杂交水稻的育种方式必须由繁到简,未来要从三系到两系再到一系。这个后来被世界农业科技界誉之为“袁隆平思路”的卓越构想,把科学探索推向了又一个全新的境界。

    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同时想要超越自我,就必须承担随之而来的风险。当袁隆平提出要选育亩产700公斤以上的超级稻时,就连跟随他多年的助手们,都怀疑“这怎么可能?”

    “要是能够轻易做到,我把你们叫来做什么?”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一向笑容可掬的袁隆平拉长了脸。他认为,尽管日本和国际水稻研究所都没能在“超级稻”上取得突破,但“别人没做到的,不等于我们不能做。我不愿停留在原有成绩上,要出新成果。”

    袁隆平告诫助手们:“搞科研,要有一种在国际上争先的精神。就像跳高一样,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着你;要是不跳,早晚要落在人家后头。”他要的就是抢占杂交水稻研究的国际制高点。

    袁隆平雷厉风行,说干就干。新世纪的第一年,超级稻首期亩产700公斤的目标顺利实现。


    奋 斗


    他喜欢李四光创作的小提琴曲《行路难》。他以这种方式告诉世人:“探索科学的道路是艰难的,但不管怎么难,科学工作者都要义无反顾走下去……”

    中国杂交水稻的成长史,就是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奋斗史。

    年过古稀,本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可袁隆平却依然坚守在一线,每天准时上班,准时下田,上午9点半到10点半,下午3点半到4点半,是他固定到试验田的时间。越是打雷刮风,越是下大雨,他越要到田里面去看看,因为那是检验他的“宝贝”的关键时刻。

    袁隆平对试验田如此痴迷,不仅仅是一种生活习惯。他说,“我们搞育种的,就是要坚持在第一线,这样才会发现新品种,才会接近灵感。”

    奋斗在一线,是袁隆平的行动指南。

    在实验的最初6年里,袁隆平与两个学生尹华奇、李必湖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的常规水稻,与最初找到的雄性不育株及其后代进行了3000多个测交和回交实验,始终没有成功。上千次的失败没有摧垮袁隆平创造成功的信念。

    为了寻找野生稻,袁隆平师徒千里迢迢,远赴云南和海南,他们经历了“三只老鼠一麻袋,三只蚊子一盘菜”的艰苦;也在滇南大地震中与死神擦肩而过。

    为了加快杂交育种更代繁殖,袁隆平师徒开始了候鸟一样追赶季节南来北往的岁月。39个春节,袁隆平在天涯海角度过。

    袁隆平师徒犹如拓荒牛般,耕耘着希望,探求着绿色生命的本质。功夫不负有心人。1970年,“野败”的发现,为籼型杂交稻三系配套打开一扇成功的窗户。但是试验田里只长稻草不长谷,让那依稀的亮光似乎黯淡了。面对怀疑,袁隆平依然冷静,改进品种组合,3年创造了亩产505公斤的优良战绩。

    一个阶段的成功,停止不了矢志奋斗者的脚步。

    制种,曾经是制约杂交水稻推广的一大阻碍。1973年到1975年,两年多的卧薪尝胆,袁隆平让最初一亩仅能生产5.5公斤杂交种子,一步飞跃到最高亩产150公斤。

    1976年,杂交水稻率先在湖南大面积推广,进而推向全国。据不完全统计,当年就推广了208万亩,全部增产20%以上。按每亩增产60公斤计算,即增产12.48亿公斤。杂交水稻旋风在神州大地刮起。

    从三系到两系跨越的关键时刻,南方遇到超常低温,两系不育系出现育性波动。袁隆平没有退却,从失败中另辟蹊径,终将杂交水稻培育成了可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安全种植的水稻。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漫长的科研道路上,无数次分析、总结,饱尝了“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苦辣酸甜,袁隆平愈挫愈勇;杂交水稻的伟大成就,让我们看到在失败和挫折中崛起的辉煌。


    奉 献


    一个真正的科学家要心底无私,他对人类的贡献在于将自己的智慧毫无保留地付出

    培育杂交水稻,从袁隆平一个人的梦想,变成一个科研小组的奋斗目标,再扩大到一场声势浩大的攻关大协作,到组建一个机构健全的研究中心,最后被纳入国家的“863”计划……这个过程,体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与支持,也见证了一位科学家的无私与高尚。

    1971年3月下旬,正当“野败”的F1代“子女”抽穗的时候,湖南、广东、广西……来自13个省、市、自治区的18个科研单位5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齐聚三亚。

    此时,一道科研之外的“难题”摆在袁隆平的面前。是将“野败”这一最新实验材料封闭起来关门研究,还是让更多的科研人员协作攻关呢?

    杂交水稻三系配套已经凝结了他的很多心血,“野败”的出现无疑是天赐良机,他可以让自己成为这项研究“唯一”的功臣。但是袁隆平还是选择了后者。他毫无保留地及时向全国各地来的科技人员报告了他们的最新发现,慷慨无私地把辛勤培育的“野败”材料分送给大家,让他们一边学习一边实验。

    白天,他在试验田里示范技术操作;晚上,他在驻地开辟教室,架起黑板,给各地技术人员办起杂交水稻研究速成班,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知识奉献给大家。

    他的无私,换来的是冲天的热情和干劲。短短1年多的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科研人员,使用了上千个品种,与“野败”进行了上万个回交转育,极大地加速了杂交水稻的研究进程。

    其后,在长达30多年的南繁育种岁月里,袁隆平始终坚持这样讲课或座谈。培养了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杂交水稻技术人员。他在科研事业中,没有门户之见,从来都是搞“五湖四海”,这让很多人从中受益。

    对于一项科研事业,掌握最新的研究资料非常重要。袁隆平每次从国外带回的资料都是复印成三份,一份留在杂交水稻中心,一份提供给全国协作组,另一份则让来中心访问的科技人员无偿参阅。

    令人感佩的胸怀、令人赞叹的研究,为他赢得了各地科研人员发自内心的敬重。从此,他也在大家的瞩目中担当起中国杂交水稻研究总设计师和最高学术领头人的重任。时至今日,每每听到别人对他的赞美,袁隆平依然会有些羞涩,因为他的心里始终觉得,杂交水稻并非他一个人的成绩,而是整个团队的成就。

    袁隆平,他把自己奉献给了杂交水稻事业;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奉献给了研究同行;他把杂交水稻奉献给了中国人民,也奉献给了全世界。

    无农不稳,有粮则安。袁隆平“为了让更多人吃饱饭”的愿景,终将成真。

 

    大爱无声赤子心——记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下) 

    夏日艳阳,已有尺长的禾苗依然泛着新绿。

    一双手轻轻拂过那片绿色,仿佛抚触新生的婴儿,充满怜爱。

    绿色,袁隆平一生钟爱的颜色。绿色,是稻田里的青青禾苗,是祖国和人民的殷殷期许,也是袁隆平永葆科学青春的无限渴望。

    大爱无言,真爱无声。77年的风雨历程,袁隆平与爱相伴。


    大 爱


    科学研究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袁隆平的心中始终装着祖国和人民

    2007年4月底,美国华盛顿。来自中国的袁隆平正式就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此时距他获此殊荣已有一年。

    时间回溯10年,1997年的墨西哥城。袁隆平获国际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杰出先驱科学家”奖。这个奖与他所获得的其它奖项比起来,“地位”并不显赫,可时至今日却依然让他念念不忘。因为那次领奖的5位科学家里,有4位是美国人,只有他一个来自大洋彼岸。站在异国的领奖台上,他说那份荣誉属于祖国,他为祖国增添了光彩。

    对祖国的热爱,一如他对母亲的依恋。失去母亲时,从不掉泪的袁隆平不禁号啕;看到祖国贫弱,心忧天下的袁隆平立志奋起。

    出生在烽火连绵年代,战争、杀戮、颠沛,苦难过早地与袁隆平相伴;但是父母常讲的精忠报国之类的故事,让爱国的种子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渐渐萌芽。

    造化神奇。幼时一次郊游,那世外桃源般的恬静让袁隆平走进“农门”。嘉陵江畔的4年大学生活,江风激荡着他一腔好男儿当报国的热血。

    进入1960年,粮食减产,饥荒肆虐。看到马路边、田埂上因为饥饿而倒下的同胞,袁隆平的心被灼痛了。“民以食为天”。为了人民不再忍受饥饿之苦,为了祖国不再为粮食饥荒担忧,这位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科技工作者下定决心,立志解决同胞的吃饭问题。

    这一年,袁隆平开始了他的杂交水稻研究。这一干,就是四十几年。

    多少个日日夜夜,袁隆平风雨兼程。从实验室到田间,看着太阳晚睡早起;从湖南到海南,追着季节南来北往。面对困惑、迷惘不回头;面对误解、伤害不放弃。心中有爱,矢志不渝。这份爱,他献给了祖国母亲。

    “杂交水稻之父”的盛名,并没有改变他的赤子情怀。面对众多国际机构的高薪聘请,袁隆平都婉言谢绝了,他说,我的根在中国。

    袁隆平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创造了绿色王国中的奇迹,在世界科学史上写下浓重一笔;他通过长期实践,创立了杂交水稻学科,丰富和发展了农作物遗传育种理论;他找到了一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科学途径,这一切,祖国不会忘记!


    真 爱


    用赤诚之心对待农民,用一生的努力让农民多打粮食,多赚钱,农民看着他就像看家里人,一点儿都不觉得生分

    见过袁隆平的人都说,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怎么看他,都像个农民。那古铜的肤色,不长年累月地亲密接触阳光不可能这么浓重;那精瘦的身材,不长年累月地上下田埂不可能这么结实。
 
    长年站在稻田里,生活在农民中,农民看着袁隆平就像看家里人,一点儿都不觉得生分。

    袁隆平说自己是为农民服务的,他愿意向农民学习,农民愿意跟他交心,农民心里想啥他最清楚:饿肚子的时候想吃饱,吃饱了肚子想致富。

    要让农民富起来,要让农民过上好日子。袁隆平说,光靠种粮食很难致富,但粮食又很重要,数量不能少,所以要让农民“曲线致富”。大幅度提高粮食单产,腾出一部分土地进行结构调整,种上蔬菜、水果、花卉等经济效益更高的作物,或者发展水产养殖,这样农民不就富起来了吗?

    家住湘潭县泉塘子镇梅花村的李家俊就按照袁隆平描画的曲线富起来了。今年73岁的李家俊现在还没忘记饿肚子的感觉,所以他打从心眼儿里感谢那个和他一样卷着裤管儿、农民打扮的袁隆平,是袁隆平帮助他和家人“搞”饱了肚子。2006年,家里种了3亩多超级稻,养了100多头猪还有一台大型收割机,4口之家一年收入3万多元,李家俊对现在的日子很满意,就想着下次再见袁隆平时要大着胆子跟他说,“我们打心里感谢你”。

    袁隆平用赤诚对待农民,让农民的地里多打粮食,腰包里多装钞票,农民不会忘记他,而且会给予他更多的尊敬和爱戴。

    袁隆平常说,杂交水稻好不好,要看农民喜不喜欢。2004年,泉塘子镇尚泉村的杂交稻亩产超过了600公斤,村民们都说哪种过这么好的水稻,他们放鞭炮,做锦旗,非要派出代表提着鸡、提着鸡蛋来感谢这位“米菩萨”;2005年,一位黑龙江的农民慕名而来,拿了个自己设计的小型插秧机请袁先生指教。感谢、求助,袁隆平经常要接待风尘仆仆的农民弟兄。

    在这些农民中,有一个人用了一种特别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感恩。他就是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华塘镇塔水村农民,今年47岁的曹宏球。

    吃不饱曾是曹宏球少年时代深刻的记忆。改革开放后,脑子灵活的曹宏球率先在村里种起了杂交水稻,眼看着自家地里年年都有好收成,他开始琢磨着种蔬菜、种瓜果、养蜜蜂,还培育出了无籽苦瓜新品种。口袋越来越鼓,曹宏球萌生了一个想法:为袁隆平塑像。他觉得自己能够吃饱饭,都是“搭帮”(方言,得益于的意思)了袁隆平;在培育苦瓜新品种的过程中,他也体验到了进行农业科研的艰辛,想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袁隆平的感谢和敬重。1997年,曹宏球把高1.6米、蹲在田垄手捧稻穗的袁隆平雕像迎进了门。如今这座雕像就放在曹家附近的“稻仙园”里,经常会有中小学生来参观,聆听袁隆平爷爷的故事,感受杂交水稻的神奇。

   
    深 爱
 

    他办公室的门永远向年轻人敞开,但里面常年放着的草帽、毛巾、长筒雨鞋对周围的人又是一种无声的催促

    40多年来,袁隆平最记挂的,始终是水稻,他要让水稻更加高产,也要培育出更多更好的“种稻人”。在他心里,中国的杂交水稻研究要继承和创新,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科研梯队。送出去、请进来、自己带,他倾情守望着这支人才辈出的队伍,一如守望着他的那片充满绿色希望的稻田。

    水稻育种人才需要时间的打磨,无法与自然规律抗衡,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急于求成。袁隆平说,一个水稻新品种的诞生通常要经过8个世代的研究,原来一个世代的研究就要耗时8年,到海南育种之后这个时限缩短到4年,如今通过建立人工气候室可以两年培养5代、不到3年出个新品种。虽然进程加快,但周期依然不短,而且想要加班加点赶进度几乎没有可能,只能依靠耐心,只能坚守。

    爱之深,责之切。袁隆平用自己的执着感动着、鼓励着那些愿意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的年轻人,同时,他的那种“磁场”会让后辈感受到无形的压力。在他的助手和学生的眼里,袁先生办公室的门永远向他们敞开着,有想法、有问题,随时可以去探讨、去争论;可是袁先生办公室里常年放着的草帽、毛巾、长筒雨鞋对他们又是一种无声的催促:到田里去,到实践中去。

    不管是毒日头,还是狂风雨,每天必须到田里去,把腿站在稻田里,去认识水稻,了解水稻,要熟悉到一打眼一片稻田就能分辨是哪个品种,它有什么样的“脾气”,一如区分自家和别家的孩子,这是袁先生的要求。要知道一亩稻田里会有1万多到2万株禾苗,这种了解谈何容易。

    育种时,如果一个组合有奇数粒种子应该怎样播?要对称播两排,最后一粒播在两排的中间,这也是袁先生的要求,目的是让秧苗对称,条件均衡,缩小试验误差。要知道育种一季类似的组合要做1万多个,弯着腰在田间工作,有些学生和袁先生一样患上了腰肌劳损。

    爱才、惜才,为了奖掖后学,袁隆平不遗余力。1987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后,他把1.5万美元奖金悉数捐出,建立“袁隆平杂交水稻奖励基金”。后来,又陆续将各种奖金捐出来,累计达100万元。多年来,他每年都把自己与美国水稻技术公司合作所获的顾问费捐出来,设立“所长基金”,专门用来资助年轻科研人员以及科研项目。

    对别人大方,对自己却“抠门儿”。坐飞机只坐经济舱,一次买机票的同志因为他全国政协常委的身份买了头等舱,他硬是让秘书又换成了经济舱;由于工作需要,单位想把他的办公室再装修一下,他却说,这间蛮好嘛,装修要花钱,何必浪费呢。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心底无私,育出硕果。到目前为止,仅袁隆平带领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就已经拥有高级研究人员超过30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一半;还相继培养出了一批博士、硕士,为提高科研水平积蓄了后备力量。


    挚 爱


    爱,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中,哪怕是一个会心的微笑,都是幸福的,值得回味的

    在很多人眼中,袁隆平近乎“完美”。因为科学之外的他也是那样精彩,他就像个水晶多面体,无论从哪面看都色彩斑斓。

    科学给了他善于捕捉细节的头脑,他用这种敏锐去热爱生活,他爱得细腻、真挚。

    袁隆平有着一颗感恩的心。上世纪60年代,杂交水稻研究处于逆境。国家科委九局局长赵石英施以援手,给了袁隆平强有力地支持。常念雪中送炭,对于这个伯乐,袁隆平始终没有忘记。30年后,恩人生病,他派专人到北京看望、问候;斯人已逝,首届隆平农业科研基金会颁奖时,还不忘给赵石英颁发了伯乐奖。

    家庭和亲情,在袁隆平的心底分量很重。和夫人邓哲已携手走过43年的人生风雨,袁隆平说,我之所以能在杂交水稻上取得成功,是妻子用理解和柔情铺垫的台阶,他在人前总是称妻子为“我的贤内助”。

    为了杂交水稻,袁隆平夫妻分居20多年;为了南繁育种,袁隆平在二儿子出生第四天就去了海南,一去就是100多天;为了坚持科研,父母病重,袁隆平都无法床前尽孝……对这一切,邓哲选择了理解,选择了无怨无悔地支持,选择了用自己的肩膀担起这个家。

    对这一切,袁隆平打心眼里感激。如今,每天下班之后,袁隆平都会和夫人一起陪孙女们玩电动飞碟,或者给她们讲个笑话,享受天伦之乐;每次应邀出访,或者出国领奖,只要条件允许,袁隆平都会带夫人一道去,耐心地给她当翻译兼导游。

   有人这样问过袁隆平,几十年来您所做的研究让您过着苦行僧样的生活,您还会有快乐吗?袁隆平说了四个字:乐在苦中。

   喜爱读书、喜爱音乐、喜爱打球、喜爱游泳、喜爱打麻将,原本丰富的生活给了袁隆平丰富的生活内容。有理想、有追求、有希望,看淡名利,是袁隆平的快乐秘诀。

   “山外青山楼外楼,科学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心中依然有梦,77岁的袁隆平生活得从容、充实。

 

 

 
   更多相关
    邓正明:将军诗人的品德
    人民日报刊文:毛泽东的历史功绩
    真情无价:一封寻常的家书
    景海鹏:“神九”航天员
    陈介仁:仁者崇善 关爱无边
    谢国忠:房价下跌50%都很正常 开
    汪洋:用良知的尖刀解剖自身
    朱镕基卸任时讲话披露 称最担心
    朱镕基:20年的“右派”生涯
    王殿甫:70岁力挽狂澜
   特别推荐
许又岚:鲲鹏展翅九万里
许又岚:鲲鹏展翅九万里
陈景河:黄金山上撰写黄金人生
陈景河:黄金山上撰写黄金人生
魏伟伟:甜蜜鸟背后的故事
魏伟伟:甜蜜鸟背后的故事
王子耀:悬壶济世为苍生
王子耀:悬壶济世为苍生
陈爱娟:一棵会开花的树
陈爱娟:一棵会开花的树
   特别策划·专题报道
· 华为的秘密:为何整个世界都怕它?
· 在商学院里到底学什么?
· 禹晋永: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生存“忽
· 解密“淘宝式”经典骗局:以假乱真 会
· 苏芩:33岁剩女十年悲催相亲史
· 环球时报:反制日本“购岛”应立即行动
· A股上市家族企业TOP100:新希望三一比
· 神秘富豪张志熔发家史:国企高管带来巨
· 十年来那些被资本“逼宫”挤走的企业创
· 罗援:只要是中共在执政 美国就不会放
   热点人物
· 霍英东:慈行善举世间存
· 王光美:倾力打造幸福的伟大母亲
· 共和国开国十大将的辉煌人生
· 感动中国之钱学森的故事
· 感动中国之闵恩泽:催化人生
· 好人谢延信:30多年精心照顾亡妻父母和
· 感动中国之陈晓兰——十年艰辛 矢志推
· 感动中国之爱亲模范罗映珍
· 感动中国之50岁的张海迪依然美丽
· 感动中国之方永刚:时代精神的楷模
   推荐人物
· 林春蓝:解读天下第一经卷
· 李国平:飞翔的光电神鹰
· 王 石:打造千亿万科背后的取舍之道
· 郭广昌:实践中的梦想家
· 硬汉李幼斌的“另一半” ——史兰芽
· 杨钊:做慈善要让人知道
· 林峰:从电视转战电影是眼前的高峰
· 熊乃瑾:女人的媚是让人幻想的
· 俏江南失色:家族餐饮企业的困境
· 钟庆明:冠军心 力臻美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本站文章或资料,敬请注明:来源中国人物传记网,并署上文章作者的名字!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资料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归原作者或其他合法者所有。如内容涉及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本站,将尽快处理!
本站电子书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
关于本站 | 分支机构 | 投稿须知 | 代写文章 | 加盟合作 | 书籍出版 |
联系电话:015102060385 投诉:013802424218  电子邮箱:chinarwzj@126.com QQ:865676504
中国人物传记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5 Chinarwz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2031299号 技术支持:广州市源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