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谷浑是一个人名,也是一个部族之名,更是一个独立的王国之名。
吐谷浑是一个硬骨头的男人,作为一个国家作为一个部族,他又是一个创业的杰出人才。
吐谷浑是东鲜卑慕容部单于慕容涉归的长子。由于庶出继承单于位没份。让弟弟慕容廆得之(也是前燕的奠基人),父亲只分给他1700多牙户,生活得自己去闯了!庶子在部族中家里拥有最多的是歧视、欺凌。
鲜卑族在少数民族中是汉化较深的一个,在王位继承上也遵行“立长不立贤、立嫡不立庶”的中国古训,晋惠帝是个白痴,因为是长子,所以被立为太子继承皇位,就因他这个废物引起八王之乱……后患不止。慕容家有一个杰出人物慕容翰,因是庶出,四处避难、颠沛流离,为家族发展献出自己全部包括生命。吐谷浑同样是庶出,却创造了不同一般地奇迹。以自己的才智创造一个王国,在历史上留下光彩一笔。(《魏书·吐谷浑传》)
他的故事是这样的:一天,两个部落的马匹相斗,其中一匹受伤了。廆大怒,派人责备吐谷浑,廆说:“父汗在走时分给你部落,你怎么不离我远点!还把马伤了呢!”吐谷浑本来对廆部落管理不满,此时又听他说些无理之话。更是气上加气。吐谷浑说:“马和人不一样,马是畜牲,食草饮水,春气发动,所以斗争。马斗和人斗有什么相干呢!你想让我离开,行!我现在就去万里之外。”他没有使用民族惯用的打斗去强力反击,而是有理有节的处理矛盾,带着自己的部落,告别家乡向远方去了!
吐谷浑真的离开后,弟弟廆又后悔之极,派部落中的老人七拉楼去追,传递廆向吐谷浑认错道歉。吐谷浑离心已决,对七拉楼说:“慕容部自从曾祖莫护跤开始,树德辽右,我是庶出,本不该为头领,兄弟分离是因马而起,这是天意!你要不信,我们驱马向东走,马若还向东,我当随你回去。”众人赶马向东,行数百步,群马悲鸣,转而西行。七拉楼老人无奈,只得单独返回。廆大为懊恼,思念吐谷浑作《阿干歌》(阿干即兄长之意),此歌在徒河流传着,后来前燕建国时,以此歌为辇后鼓吹大曲;也是慕容鲜卑早期民歌的代表,全称是《吐谷浑阿干歌》,省称为《阿干歌》,或可省为《吐谷浑》歌。
其歌辞曰:
阿干西去我心悲,
阿干欲归马不归。
为我谓马何太苦?
我阿干为何西去。
阿干身苦寒,
辞我土棘住白兰。
我见落日不见阿干,
嗟嗟!
人生能有几个阿干。
吐谷浑一行翻过阴山、经河套至陇西一带,来到青海、甘肃一带与羌族杂居,逐渐占有今甘肃、青海地区。
在三百廿九年正式建国,以吐谷浑名为国名,其政权模仿中原制度。从此吐谷浑王国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周旋在多个政权之间,偶有战事,与各国修好,奋斗三百多年,传位十位之多,其疆域“东至垒川,西邻于田,北接高昌,东北通秦岭,方圆千余里。内修职贡,外并戎狄,塞表之中,号为富强。”《新中国通史》,今日土族就是他的后代子孙。
吐谷浑的作为证明鲜卑民族所具有的坚韧、永不言败的性格,鲜卑族人才最多,创立王朝也最多,建国时间最长的也是鲜卑族,鲜卑族是少数民族中汉化最深最彻底的民族。其中北魏皇朝时间长,国力最强盛,影响最大,被中亚地区和欧洲的一些国家称之为“桃花石”王朝。
鲜卑民族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