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张艺谋领衔创作的第四个“印象”系作品“印象·海南岛”正式公演。与前三个“印象”作品不同,“印象·海南岛”似乎少了点文化气息。“艺术永远不会是完美的,但是要让观众受到感染,大海、沙滩、阳光,这是海南岛的特点,我想用这些元素让观众把城市的喧嚣丢到一边,我自己最喜欢的也是这一点。”张艺谋昨天告诉cbn记者。
从“印象·刘三姐”到“印象·海南岛”,张艺谋的“印象”系列作品像一张名片,打上了深深的地方烙印,也透露出不凡的商业气息。
在背后运作“印象”作品的北京印象创新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内部人士昨天告诉cbn记者,目前与他们接洽商谈“印象”产品的地方政府很多,几乎“应接不暇”,开出的条件也很优惠,“选择哪个城市,我们还需要从文化艺术、经济效应等方面全方位考虑,不能太草率,不能砸了‘印象’的牌子。”
“印象”成为地方名片
谈起此次的“印象·海南岛”,张艺谋说:“我这一生中创作难度最大的恐怕还是奥运会———没有比它更难的。但我最满意的还是印象·海南岛,因为它青春得令人愉快。既能给观众带来享受,又能给地方政府带来收益。”
在今年3月份的“两会”上,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和广西团代表座谈时还专门提到了“印象·刘三姐”,并称“‘印象·刘三姐’开创了一个先河”。李长春寄语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广西的文化要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当一个文化产品成为一个城市的品牌时,为这个城市的旅游消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以及知名度的提高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据统计,2008年,到桂林旅游并赶到阳朔欣赏“印象·刘三姐”的观众人次已达到100万,印象作品导演之一王潮歌说:“印象·刘三姐”让阳朔的夜晚亮起来了。
海口市委书记陈辞在公演发布会仪式上表示,海口期望用这个节目让来海南岛的游客“多留一晚”。
一直把旅游作为主要产业的海南省尽管已经成为世界小姐竞选、博鳌论坛等多个大型会务的主会场,但在大型实景演出方面却存在着空白。今年,海南确立了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四大目标,包括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业经营与管理、签证和航权政策、购物等。
陈辞表示,海南希望有个能够展现海南岛丰富内涵、又能面向海外市场的节目,同时,这也是个保稳定、保增长、保就业的演出节目,对海南拉动内需、推动旅游产业建设起到促进作用,而“印象·海南岛”正是张艺谋与海口市政府一拍即合的契合点。
选择在4月份公演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博鳌亚洲论坛将在本月举行,陈辞希望“博鳌”和“印象”的两个品牌相得益彰地互相促进。为此,海南省政府把“印象·海南岛”确定为海南省旅游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领导们多次询问项目的进展情况。
陈辞告诉cbn记者,这不但是海南岛的旅游文化建设的大事,“印象海南岛”还能够为海南带来400个就业机会,这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将是非常明显的。
风险投资看好
“创作这个作品的方向跟别的作品都不同,我认准一点———轻松愉快是最重要的。当时我们就想,如果大家在看演出的时候能够受到感染,把城市的喧嚣抛到一边,这就算成功了。或许在所有的印象项目里,这个会是最特别的,因为我们没法想象,如何在其他城市将这种休闲进行到极致。”
张艺谋最关心的是艺术,他直言,判断“印象系”是否成功的标准在于观众是否看这个演出,每天超过1万人观看证明了“印象系”在艺术方面的成功。“尽管每个人判断成功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但对我来说,做一个新鲜的、不重复别人的东西,是很难得的。”为此,张艺谋给自己的“印象”作品创作团队打了100分。
王潮歌告诉cbn记者,目前“印象·刘三姐”每天两场演出,共6000人次;“印象·丽江”已经从每天两场加到每天3场,“印象·西湖”也是一票难求。“印象·海南岛”所在的海胆剧场共有1500个座位,如此计算,每天全国有超过1万名观众会观看“印象系”产品。
记者从几个“印象系”所在地了解到,“印象·刘三姐”普通票和贵宾票价格分别是180元和320元,“总统”票是680;“印象·丽江”票价分为190元和260元两个等级;“印象·西湖”的普通票价是220元,如果坐在水面上的画舫里欣赏演出,下层票价是450元,上层则是600元。
“印象·海南岛”的门票价格,也因座位位置不同分为238元和288元两种,还有688元的包厢座位。综合上述价格, “印象系”每天的门票收入保守估计在200万元以上。
“印象”演出在全国的爆满,让投资人逐渐找到了“印象”的价值和定位。
早在2006年,风险投资巨头idg已经悄然入股了北京印象创新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其后sig也成为北京印象公司的股东。在确立了每个“印象”投资后,北京印象公司会和几个合作方再成立一个当地企业,比如此次“印象·海南岛”的出品公司是“海南印象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由后者负责该项目的运营。
sig的合伙人、北京印象公司ceo王琼告诉cbn记者,sig投资北京印象是看中了北京印象拥有的导演资源和做大型演出的能力。毕竟,被美国《娱乐周刊》评选为当代世界20位大导演之一的张艺谋,这个中国电影的旗帜就是票房的保证。
“我们是很看好中国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前途的,在这个市场中,文艺演出和商业运作在以前是脱节,没有形成长期效益,也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王琼说。在她看来,风险投资的介入能够让“印象”品牌传播得更快、走得更远,sig也为此做了让“印象”上市的打算。
目前,“印象”的收入除了来源于每天的门票收入,还有广告赞助和衍生产品。“印象·海南岛”尽管投资高达1.8亿元,但在确立了清晰的经营模式后,盈利不成问题。王琼透露,未来“印象”会推出和该品牌有关的纪念品、旅游线路等,也会考虑开设专卖店。
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印象公司已经确立了即将推出的两个“印象”:“印象·武夷山”和“印象·普陀”,预计今年年内公演,其他“印象”也在洽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