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仲庚、蔡建军两先生主编的《舜文化研究文丛》(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质量高,印制美,披读之,受益良多。 王田葵先生在《中国伦理的贞下起元——哲学语境中的舜文化》之引言中所倡导的知性责任、问题意识、秋水风度,基本上代表了本丛书的学术品格。知性责任就是学术良知,亦即张载“为天地之心,为生民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心声。文丛的作者陈仲庚、王田葵、张京华、蔡建军、雷运福、周甲辰、唐曾孝、蒋华都自觉地禀承了这种知性责任以及问题意识、秋水风度,使原本活跃的舜文化研究擎起了新的火炬,燃起了新的火焰。丛书视野广阔,视角新颖,立论高瞻,求证深纵。研究者对舜文化传统与和谐境界、寻根文学与舜文化根源性地位、舜帝传说与传统道德的深层建构等问题的探讨既富有学术价值,又具有现实豁蒙意义。 本文丛使我感到阅读痛快的还有研究者对疑古派的批驳。疑古派认为中国历史应以有文字、文献记载的为准,夏以前的历史都是虚构的,不属信史。也就是说,文字发明以前的历史都不可信,包括舜在内的“三皇五帝”都是传说的、虚构的、虚无的。对此,文丛作者进行了果敢的学术批判,令人信服。我的想法是,夏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如果夏是鸡,夏之前必有蛋,如果夏是蛋,夏之前必有鸡。婴儿不会写字,他上小学之后,才学会识字、写字,我们不能说小学之前的婴儿期、幼儿期不存在,不可信。当然,我的历史“鸡蛋说”、“婴儿说”只是一个比喻。这个比喻有点幼稚,有点可笑。——其实,疑古派说大禹是一条虫更幼稚,更可笑。疑古派是史学的标新立异者,我从不尊敬疑古派,我视他们为历史的儿戏派。 舜文化研究文丛的另一个鲜明特点是突出了人文的地域性。舜帝与九疑山、舜文化与九疑山民间传说、湘妃考等,都让我们看到了舜与南方、潇湘、湖湘、永州、零陵、宁远的密切联系。这种联系让我们今天每一个生活在永州的人都感骄傲与自豪,都感到草木芬芳,山川壮丽——它们在史前就淋浴了舜的辉泽。永州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人称是一本书。这不是偶然的,它与舜帝南巡、崩葬九疑有着直接的关联。舜为中华文化开了个好头,也为永州历史起草了卓绝的首页。 如果说本文丛还有什么缺憾的话,我觉得,一是著作主题相对扎堆,没有拉开距离,材料引用率、重复率较高。二是能为学界广泛共享的重大学术创见尚属稀缺。三是学术空白有待弥补。舜是国家的创造者,家庭的推广者,婚姻的始作俑者,爱情的先行者。这些,文丛基本没有涉及,有的涉及了也不深入,仅有史料罗例。另外,永州自古称为南蛮之地,舜与南蛮、南蛮文化,也值得研究。本文丛对“南蛮”视而不见,漠然置之,实为遗憾。 我在尝试创作的话剧《石榴裙》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永远的天空,永远的大地,永远的舜,你是中国史前的华盛顿 ——不,这样说,太抬举美国了,太抬举华盛顿了。”——为什么我站在东方说话,开口闭口就是美国,就是西方?舜啊,请原谅我的罪过。 我正在读一本世界畅销书,书名叫《世界是平的》,作者是美国的托马斯·费里德曼,《纽约时报》资深记者,曾三次获得普利策奖。费里德曼在这本有世界影响的畅销书中,把视角瞄准东方,特别是中国与印度。他开口闭口不是中国,就是印度。——三百年来,西方何曾有人这样做过?舜啊,这是否是人类新的风向标? 永远的舜啊,我不急于聆听你的答案。 |
|
|
特别推荐 |
 |
许又岚:鲲鹏展翅九万里 |
|
 |
陈景河:黄金山上撰写黄金人生 |
|
 |
魏伟伟:甜蜜鸟背后的故事 |
|
 |
王子耀:悬壶济世为苍生 |
|
 |
陈爱娟:一棵会开花的树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