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0月21日,在西安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年仅39岁的张道宏同志当选为西安市副市长,成为西安市自建国以来最年轻的市级领导。几年来,他在副市长的岗位上努力发挥学者专长,政绩突出,得到中共西安市委、市政府和广大市民的好评.
1975年16岁的张道宏高中毕业即走上讲台.在其家乡河北省青县担任民办教师。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他考入上海同济大学管理工程系。1982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即执教于西安理工大学工程经济系。其间1984年至1985年赴联邦德国留学,主攻西方经济学和现代企业制度理论。在长期的经济学教学与科研工作中,他孜孜不倦,不懈进取。他严肃的教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优异的教学效果,深得学生、同行和专家的赞誉。1988年他获理工大学“首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评比”第一名,在该校数以百计的青年教师中崭露头角;1990年获机械电子部“青年教师教书育人工作优秀奖”;1992年又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优秀教学成果奖”。由于他的勤奋努力,在经济管理学界脱颖而出,1987年晋升为讲师,1990年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晋升为教授。1990年至1994年.道宏同志先后担任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系副主任、主任(后改任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在此期间,他顺应高教改革的趋势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锐意创新,大胆改革,使工商管理系很快成为西安理工大学的名牌系。他承担着繁忙的教学和行政工作,但丝毫没有放弃对学术研究的执着追求。他主编、参编出版的学术著作有《技术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运筹学》、《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研究》等11部,在国际学术会议和国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10多篇获奖。《民营科技企业无形资产的评估与对策》人选中国《八五”科学技术成果选》,《多周期随机性库存模型与方法》入选《中国科学技术文库》,《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获西安币政府决策咨询优秀成果一等奖.《建设西安为西北地区金融中心的战略态势向量评价模型研究》获西安发展研究奖一等奖,主持的《内陆外向型城市发展战略研究》课题获西安市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他的很多科研成果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1994年,中共西安市委、市政府选调张道宏同志担任西安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针对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大胆探索,锐意改革,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经济债务重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等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例如,围绕股份合作制这一改革重点,他确立了以点带面、推动全局的战略。在对全市企业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选择了西安第一印刷厂等24个试点企业,他亲自参与调查论证,制定了“一印”改制方案,实施后效果非常明显,这一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受到西安市委和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被誉为“一印模式”加以推广。又如,在推进国有经济债务重组中,他深人企业,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促成西安汉斯啤酒厂引进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合资成立了“青岛啤酒西安有限责任公司”;促成西安日化公司与山西运城盐化局进行产权重组,设立了“南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西安南风日化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了两家跨地区跨行业的资产债务重组与联合,提高了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被原国家体改委主任李铁映称为我国实施国有经济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债务重组和企业制度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
1997年,西安市委、市政府又任命张道宏同志兼任西安市证券办公室主任。他严格执行国家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及时发现纠正和处理了一些证券期货的违法违规事件,坚决果断地制止了以发起设立股份公司为名变相向社会发行股票的行为,促进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受到国家证监会和省市有关方面的赞扬。他充分利用证券融资功能,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筹集资金.为推动西安市的经济发展,促进证券市场的稳定与繁荣而不懈努力。
张道宏1992年加人民盟,1996年当选为民盟西安市委主委.后又任民盟陕西省委副主委、民盟中央常委。他以满腔的热情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投人民盟的工作当中。在政治上,他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工作上,他虚心向老同志学习求教。担任民盟西安市委主委后,他把盟务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如何搞好政治交接、参政议政和更好地发挥参政党的作用上。他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盟务工作的能力突飞猛进,驾驭全局的水平不断提高。在他的带领下,民盟西安市委的工作扎实而有成效.1997、1998、1999 年,市民盟在市政协会上的提案达190多件,为市级各党派之最,且质量不断提高,连续被评为市政协优秀提案单位,市民盟机关也在市级行政单位的目标责任管理评比中连年获奖…
1998年10月,张道宏同志当选为西安市副市长,主管科技、教育、证券、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他努力发挥学者型管理者的特长,当一名真正的人民公仆。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亲自掌握第一手资料,主持和参与了《关于加快西安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决定》和《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的制定;他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并取得很大的成效,创建全国“科教兴市” 先进城市工作已获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他非常重视西安资本市场的建设和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支持高新区投资5000万元成立了“风险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对高科技项目进行贷款担保。在他的积极倡议下,市政府从1999年起设立了“种子基金”’,组织实施“西安中青年科技人才创业计划”。他十分重视证券工作,积极支持和推荐有条件的企业上市。他以一个学者的敏锐目光,高起点,严要求,狠抓社会科学和经济研究工作,全力推进西安联合大学两院完成实质性的合并,并兼任该校校长。
作为一名党外副市长,他紧紧依靠中共西安市委的领导,虚心向党员干部学习,兢兢业业,廉洁奉公,把党和人民的信任当作力量的源泉。作为一名学者型的副市长,他努力发挥专长,积极创新,以百倍的精力和信心,大胆探索,锐意改革,当好新型的人民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