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丰是著名的橘乡,南丰蜜橘香飘海内外。
橘乡有一片橘园,曾经花香盈园,硕果满枝。但后来橘园渐渐荒芜,草长树衰,花稀果疏,少人问津。再后来,有个人进了这片橘园。他带领大家刈荒,剪枝,松土,施肥,捉虫……勤加管护。几年后,橘园盛日重来,声名远扬。
这片橘园就是南丰县审计局,“有个人”就是橘园的“园主”徐小明,南丰县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
先让我们走进橘园观赏一下南丰县审计工作的累累硕果吧——
自1998年5月至2002年5月,审计单位402个(次),查出违纪违规金额27228万元,应上缴财政802万元,已上缴财政731万元;追还侵占挪用资金1820万元,提交综合或专项报告118份,查出小金库17个,金额217.15万元,查处“三乱”资金677万元;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单位35个(次),审计责任人48人(次),查出违规金额3281万元,移送违法违纪经济案件8件,涉及干部8人,7人已受到党纪政纪处分……2002年初,被评为全国审计系统先进集体。
对南丰审计工作,大家众口如一:甜、香。但对“园主”徐小明说道可就多啦——这家伙有城府,想得深、看得远;他太硬啦,连县委、县政府都敢审!还有人说,这家伙太“牛”啦,抓住人家一点毛病死不松嘴……
徐小明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咱们就沿着橘园的“香径”去“徘徊”、“徘徊”吧。
1998年5月,在县委大院呆了14年,做了近6年县委办公室主任的徐小明卸交了“印绶”,离开了熟悉的县委大院,转任县审计局局长,旋即兼任局党组书记。
当时他的情绪比较消沉,就想找个“躲清闲”的单位。当时县委书记征求他的意见,他对各个单位的情况都了解,想来想去——这么多年也没见县委书记、县长有什么事找过审计局,就是它吧。于是他就走进了这片橘园。
尖尖橘刺
徐小明刚进“橘园”就受了一回刺激。
他刚到任,就赶上全国粮食挂账审计。当时省审计厅安排南丰县审计局到某县交叉审计,要求一把手带队当组长。赶鸭子上架,也得上出个样啊。徐小明可以说是“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知识面广、社会阅历丰富、作风正派”;但他对审计业务可是个门外汉。对此他非常清醒。出发前,他抓紧时间调看了近三年的审计文件,出发时又带了近三年的《中国审计》杂志和其他资料,细细研读。他说,《中国审计》对他的帮助最大,帮助他把一只脚伸到了门里。几天后,他接待了一位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同志。聊天时,说起粮食挂账审计,这位同志不以为然,开玩笑说:“审计局就是打牌、吃饭、领钱。”言下之意徐小明听懂了:审计人员水平低,能力差,混饭吃。这句话像尖尖的橘刺儿深深地扎疼了他:审计人员在别人眼里就是这个形象?回想自己当办公室主任这么多年,书记、县长为什么不找审计局呢?自己几乎没见过审计局报上来的重要报告、信息。回审计点的路上,他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回到审计点儿后,他向同事们说起这件事,大家抱怨说,还不是领导不重视审计。
同事们的话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当时的局情、人气:当时局里只有一位审计师;人才外流;建局14年没有提拔过一个干部;审计人员普遍感到事业上没发展,政治上不重视,待遇上不称心,工作没有价值,审计局到有的单位审计,对方连账都不愿拿出来,恨不得撵你走。
徐小明却不这样看。他认为这只是表面现象,是果而不是因。他说,没有领导重视不重视的问题,关键是你自己怎么做。能不能引起领导的重视,看你能不能起到助手、参谋的作用。监督的本质是服务,你不为政府查错纠弊,还要你干什么?不围绕党政中心工作来服务,重视你干什么?关键是你自己没做好。
他下定决心,就从眼前的挂账审计开始,做好!
当时,他搞审计外行,但是多年的办公室工作经历,培养了他总揽全局的意识,练就了他识微知著的洞察力,对一些单位造假撒谎的招数也了解得更多。
当时被审计单位报亏1.2亿元。徐小明用了一个自戏为外行的“怪招”——“先砍掉它一半,先按6000万来审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要从账本、实物入手,深抠细算。”他说,“咱们干审计的就是医生,进了门都是病人,就看咱有没有能力把病找出来。”
审计人员谁不想干出点名堂来呀,谁愿意就这么混呢?徐小明的话给大家鼓足了劲儿。随着审计工作的逐步深入,当地有关部门的领导开始频频光顾:来“看望”大家,甚至送礼物给审计组人员,被徐小明婉言谢绝。最终审计查实亏损挂账只有4004万元,对方虚报亏损7900万元。
“多大的水分!这一下给烘干了!”这一回“烘干”,南丰县审计局是橘园里吹喇叭——响(香)在外了。
修枝剪杈
9月,粮食挂账审计结束。徐小明的思路也逐渐明晰了:为审计而搞审计肯定搞不好;为钱而搞审计肯定葬送审计,会给国家造成很大的损失。审计要为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为上级提供真实的信息材料,首先要解决“为什么审”、“审什么”、“怎样审”的问题,明确审计就是国家的“把家虎”,不能让大小耗子把家当掏光啦。
过去,审计人员个人的奖金和上缴的“任务”直接挂钩,结果出现了这样的场面:没钱的项目,谁也不愿意去;有钱的项目都争着抢。争来抢去,最后只好抓阄,谁抓着谁去。严肃的执法活动,竟变成了儿戏!
“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绝不是为了吃饭。”徐小明说必须要改,要修枝、剪杈。班子思想统一后,他们带领干部转变思想观念、工作机制和工作作风;强化“三种意识”,即全局意识、风险意识、创新意识;培养“三种精神”,即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敢于碰硬的硬骨头精神。同时建立起审计质量控制机制、以审计项目考核为中心的岗位目标管理机制和继续教育培训机制,为南丰审计工作编紧篱笆,“除虫”,“施肥”。
“干部们不愿意这样干工作啊。他觉得像过去那样很窝囊,没有面子,心里有一种强烈的‘改朝换代’的愿望。关键看你这个火车头往哪儿带。”
徐小明带领大家首先奔着“小金库”下了剪子。预算执行审计结束,审计报告只有两张纸。没啦?没啦。这个报告不行!他把审计底稿调出来,细细地审看。结果,从中发现有些资金流向异常,拨到了不该拨的单位。他抓住一点,穷追猛打,挖出了某局和下属单位联手“操作”的一个“小金库”,数额30万元。“这一下把他镇住啦。”审出了“小金库”,局长来找徐小明,要求高抬贵手。徐小明说,一定要处理。对方找主管领导来说情,徐小明说:“我作为审计局的书记、局长,如果不能保证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正常执行,我就是尸位素餐。把我派到那儿去,我就得这么干。这个部门就得要监督,不监督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最后还是按规定处理了。这些年,审计局共剪掉了17个“小金库”。不只是“小金库”,该下刀剪的地方,他们都不犹豫、不留情。
花香满园
徐小明说,审计工作不应留“死角”。这话可不是随便吹吹,南丰审计工作真正实现了“全面审计”。
1999年,徐小明要审计县纪委。当时纪委书记有些不理解——历来都是我监督、检查别人的,现在你来审计我?徐小明说,经常监督别人,就更应该先接受监督。不这样,别人怎么服气?他说得有理,纪委主动配合审计局进行审计。这一年审计了县纪委监察局、公安局等14个预算执行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情况。
之后又相继在2000年,审计了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等37个预算执行单位;2001年审计完县人大、县政协后,审计局还获得了“依法行政先进单位”。领导机关的大力支持是实现全面审计的保证。2002年第二轮审计又开始了。
卫士之忠,勇士之刚、医士之精,徐小明和他的战友们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受到了领导的赞许,得到了被审计单位的认可。县人大副主任邱九宽说,审计工作为维护我县经济秩序、遏制腐败起了积极作用。县政协委员、交通局长谌志雄说,审计局依法审计,每年对交通局有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又有专项资金审计。审计对推动单位搞好财务管理、资金合理使用有促进作用。
“小”谋深算
徐小明爱琢磨事,想得深,看得远,谋得细。
每年徐小明都要认真地研究中央经济会议精神、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精神,细细地研读《中国审计》上的有关报道,琢磨新一年审计工作的方向重点,创造性地安排审计工作。
每年他都要自己动手将全国直至市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及其贯彻落实意见编写一份汇报提纲,连同当年的审计项目计划一并向县长及县长办公会汇报,经研究审定后抄发县几套班子领导成员,让领导们都了解审计工作。
每个审计项目审计前,他都及时将审计通知书抄报给县委、政府,“让领导随时知道我们在做什么,这样小报告就打不进来了。”审计中发现了重大问题,尤其是涉及副科级以上干部的经济问题时,他都及时将实情和法律要求向县党政主要领导和市局领导汇报,听取指示,争取支持。
“贴近党委、政府的需求,分析经济运行中深层次的矛盾,揭示其中带规律性、普遍性、苗头性的问题。”徐小明和他的战友们充分发挥谋士的作用,尽管很累,但心里很踏实,有成就感。
——乡财政决算审计,南丰每年都全面进行审计,虽然这样审计工作量很大,但他一直坚持。他说,面太窄了难以了解全县乡镇的整体情况,也不足以说明具体问题,对县域经济发展不利。现在县内所有单位的系统材料审计局都有。这样就能为领导决策提供详尽的材料。如县委、政府对本级财政预算的调整、乡镇财政收支计划的调整、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会计核算中心等工作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都是采纳了审计部门的意见后而做出的决策。县里有的乡镇发不出工资,审计局知道这个乡镇为什么发不出工资,症结在什么地方。再如,通过几年的连续审计监督,对全县税源的变化情况,审计局了如指掌,为税费改革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
没有人才,审计工作质量就难以进一步提高。他鼓励干部们充电:报销学费,首次参加考试的干部最少给一周的时间准备复习。1999年,南丰县审计局和江西财大合办了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进修班,2年结业。现在已经有7名干部圆满结业。同时选送多名干部到市局培训学习。四年中共投入近10万元用于教育培训。磨刀不误砍柴工,审计这把刀越磨越快——审计人才迅速成长,现在局里有5位审计师。“以前的审计报告写不长,现在的审计报告写不短,而且要使劲往下压。”
橘子熟了
过去审计局门前冷落车马稀,现在则是门庭若市。
现在,县里新局长上任要拜访的第一个单位是审计局,为的是了解自己单位最近三年的财务“底细”,好开展工作。
各单位有新举措,事先都会主动给审计局打招呼,听取建议。
从1998年到现在,审计处罚了800万元,但没有一件行政复议。审计决定执行率一直是百分之百。如果哪个单位没有按时执行,财政局就如数扣除。财政局长还常常提醒徐小明:老徐,今年你的审计决定是不是都落实啦?
对审计工作,县委、政府做后盾、给荣誉、打基础——县财政充分保证审计经费,换了车,配了电脑,并根据审计工作的需要增加了8个编制,审计局现在还有编制可用,虚席专待贤才。
审计局每年的春节团拜会,县委书记、县长必来参加。全县仅此一家。
现在,南丰县的审计经费,人均达到3.5万元。有的单位说县领导偏心。县领导说,审计不一样。县政府宾馆审计挤了200万,一条大道又减了200万,你不要比。
审计局成了热门单位,但没有哪位县领导写条子塞人。条件、程序全公开:本科、相关专业毕业,考试通过再OK。
过去审计干部到哪个单位审计,哪个单位就不给好脸看;现在审计局为县里分了忧,出了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审计干部以自己的工作业绩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从挥手到招手,审计干部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
——江西南丰是著名的橘乡。橘乡有一片橘园,橘子熟了,香溢流云,甘润饴心。大家都说这真是一片好园子。
——徐小明说,一棵树能结多少橘子?这树,是大家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