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河南 | 河北 | 山东 | 山西 | 广东 | 广西 | 湖南 | 湖北 | 福建 | 浙江 | 四川 | 重庆 | 申请地方频道
人物传记网 ——记录历史  传承文化
感动中国 | 人民公仆 | 人物访谈 | 社会名流 | 企业领袖 | 商界精英 | 地产骄子 | 海外赤子 | 艺苑奇葩
教坛名师 | 巾帼风采 | 律师在线 | 杏林名医 | 创业之星 | 时尚风云 | 明星专栏 | 专家学者 | 个人传记
本站新闻 | 专题报道 | 理事单位 | 作家专栏 | 家族史话 | 国学天空 | 企业文化 | 畅游天下 | 健康保健
  当前位置:人物传记网 ——记录历史 传承文化 > 人民公仆 > 正文
朱镕基总理四次“破例”题词的背后故事
来源:中国人物传记网  作者:褚双林  2011年05月11日 13:12

    朱镕基严于律已,举世皆知。他不题词、不受礼、不吃请、不剪彩、不批条子。但我们发现,他也曾“破例”题词。这里仅举4例。


故事一:题写“清正廉明”


    1989年8月,在日本友人一再要求下,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为上海与大阪结下友好城市15周年举办的书法交流题写了“清正廉明” (还写上“录以自勉”)。足见清正廉明四字在他心中的分量:为官清正廉洁,为人正大光明,既自勉、也励人。

    古人云:“吏不畏吾严而畏我廉,民不畏吾能而畏我公。公生明,廉生威。”又云:“贿其物也,则吏背其公利而圆其私利也,此教之所以必废而不行也。”朱镕基从上海市市长到共和国总理,始终牢记这些古训,视为座右铭,并身体力行。真可谓:两袖清风,高风亮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001年,朱镕基在辞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时,面对5000清华师生说:“……每个清华人都负有责任,建设这个国家。为学,要扎扎实实,不可沽名钓誉。做事,要公正廉洁,不要落身后骂名。”

    2002年,朱镕基在“两会”期间答记者提问时,面对全世界的新闻媒体说出这样的话语:“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以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镕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

    在老百姓的眼中,朱镕基是一位清正廉明,威望很高,仰不愧天,俯不愧民的好总理。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邓伟志对朱镕基的评价是:“清官,腐败分子的阎王爷。”

    将“清正廉明”写在纸上,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朱镕基是言行一致的楷模,字如其人。


故事二:为《焦点访谈》栏目题词


    1998年10月7日下午,朱镕基到中央电视台视察。

    白岩松在《中国青年》上撰文透露:当时,对于总理能不能给我们题字,我们没抱太大希望,因为知道,朱总理哪儿都不题字。

    朱镕基说了很多鼓舞人心的话。他说:“《焦点访谈》自开播以来,我不敢说是最热情的观众,至少也是很热情的观众;既是一个积极的支持者,同时也是义务宣传者。我在各种场合都宣传《焦点访谈》,尽管你们也没有给我推销费。”他特别指出“料到《焦点访谈》肯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阻力,来视察就是表明一种支持(在此之前,朱镕基曾经多次对《焦点访谈》的节目作过批示)。”

    朱镕基说:“《焦点访谈》以其良好的宣传效果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舆论监督指出我们们前进中的问题,使群众看到了希望。因此各级领导和社会各方面都要支持舆论监督。” 在后来和记者、编导的座谈会上,他还说:“我也接受你们的监督”。赢得大家的一片掌握。

    那天的题词,是敬一丹代表全体编辑、记者向朱镕基提出请求的。“总理,您能给我们留下几句话吗?”朱镕基没有犹豫就拿起笔来写了赠言:“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朱镕基写完后笑着对大家说,不是临时想出来的,是昨晚上想了一个晚上,以至于血压都升高了。座谈会中朱镕基说了很多精彩的话语,其中有一句尤其令人难忘:“我不仅喜欢《焦点访谈》,更喜欢焦点访谈现象。”

    朱镕基非常关注《焦点访谈》的播出,连外出视察工作时也不忘观看。1998年10月20日晚,朱镕基在广西北海市迎宾馆就餐。突然之间,他面沉如铁,停箸不食。当时正是《焦点访谈》播出时间,正在播放山西运城地区水利渗灌工程弄虚作假案。看罢该案,朱镕基沉默不言,夫人劳安劝他多吃一点,他将饭碗一推,低声说道:“不吃了,!”可见其爱之深、恨之切啊!

    舆论监督是监督和制约权力的锐利武器,威力是不小的,不少腐败分子“不怕上告,只怕见报”。在有关法规还不完善的今天,高层领导人支持舆论监督对新闻媒体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朱镕基为《焦点访谈》的题词,无疑是给了新闻媒体一把“尚方宝剑”。


故事三:题写片名《相伴永远》


    2000年5月22日,中央召开纪念李富春、蔡畅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朱镕基参加了座谈会,并作了讲话。最后,朱镕基脱开稿子动情地说:“我1952年11月份到了国家计委,因为工作关系,我当时能够见到李富春同志,能够参加高层会议……我那时参加工作不久,确实感到如饥似渴要向老同志学习啊……我当时确实是充满了对富春同志的敬仰,我始终把富春同志作为我的前辈、我的师长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说到这里,外刚内柔的朱镕基哽咽了,场面异常感人。

    一直沉浸在已逝岁月里的李富春和蔡畅的女儿李特特,心里怦然一动:能不能请总理为父母的电影题个片名呢?会议结束时,她对朱镕基说:“朱总理,我非常感谢您刚才的一番讲话,父亲九泉之下有知,一定会很欣慰的。我有个请求,想请朱总理为父母的电影题写片名,好不好?”

    朱镕基点头答应了:“好,你们电影叫什么名字?”

   “‘相伴永远’。这是电影资料,现在在拍摄。”李特特说着将一个大信袋交给了朱镕基。

    当天晚上,朱镕基的秘书就给李特特回了电话:“总理从不题写片名,但由于以对两位老人的深厚感情,这次破例。但不能署名。如果同意,他会尽快题写的。”

    一个多月后,一幅苍劲有力的题字送到了李特特的手里,还附了亲笔短信:“李特特同志:遵嘱草书两幅,请予选用,书法拙劣,贻笑大方,聊表寸心。朱镕基七月十七日。”

    于是,第一部由朱镕基题写的片名的电影——《相伴永远》走进了我们的视线。


故事四:题写“不做假帐”


    据媒体报道,2002年11月19日,朱镕基在香港举行的第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上演讲时透露,由于字写得不好,很少题词,但为国家会计学院题写了4个字:“不做假帐。”他说:“我希望每一个中国国家会计学院毕业的学生,永远都牢记这4个字!”而且这4个字他写了两次:

    2001年4月16日,朱镕基在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为该校题写的校训是“不做假帐”;同年10月29日,朱镕基视察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后,题字是“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帐”。

   “不做假帐”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在“惜墨如金”的朱镕基的笔下,可见他对做假帐是极为憎恨的。朱镕基把不少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人员做假帐,出具虚假财务报告称作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个“毒瘤”!指出许多贪污受贿、偷税漏税、挪用公款等经济违法犯罪活动,以及大量腐败现象,几乎都与财会人员做假帐分不开。“市场经济的基础是信用文化,一个没有信用文化的国家怎么能建立市场经济呢?”他指出,真实而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科学管理和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依据。虚假的会计信息必然会造成决策失误,经济秩序混乱。国有企业改革要获得成功,必须加强经营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在强化法制,严格管理的同时,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特别是注册会计师队伍的建设、金融机构的财务主管,都必须到国家会计学院接受培训,达到合格要求才能上岗。

    可以断言:朱镕基的“破戒”题词,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黯然失色被人遗忘。恰恰相反,时间越悠久越能显示朱镕基力透纸背的人格魅力——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墨宝,让后人高山仰止。

 
   更多相关
    吴强忠:病魔压不垮的共产党员
    何炳荣:创新嘉善精神凝聚合力创
    柳传志:朱镕基当年把许多经济问
    李克强:本届政府要过紧日子
    习近平:中国人共享人生出彩梦想
    李克强:“万事民为先”
    习近平:“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源
    郭庆伟:创办商会 服务赣商
    张高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王岐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特别推荐
许又岚:鲲鹏展翅九万里
许又岚:鲲鹏展翅九万里
陈景河:黄金山上撰写黄金人生
陈景河:黄金山上撰写黄金人生
魏伟伟:甜蜜鸟背后的故事
魏伟伟:甜蜜鸟背后的故事
王子耀:悬壶济世为苍生
王子耀:悬壶济世为苍生
陈爱娟:一棵会开花的树
陈爱娟:一棵会开花的树
   特别策划·专题报道
· 华为的秘密:为何整个世界都怕它?
· 在商学院里到底学什么?
· 禹晋永: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生存“忽
· 解密“淘宝式”经典骗局:以假乱真 会
· 苏芩:33岁剩女十年悲催相亲史
· 环球时报:反制日本“购岛”应立即行动
· A股上市家族企业TOP100:新希望三一比
· 神秘富豪张志熔发家史:国企高管带来巨
· 十年来那些被资本“逼宫”挤走的企业创
· 罗援:只要是中共在执政 美国就不会放
   热点人物
   推荐人物
· 林春蓝:解读天下第一经卷
· 李国平:飞翔的光电神鹰
· 王 石:打造千亿万科背后的取舍之道
· 郭广昌:实践中的梦想家
· 硬汉李幼斌的“另一半” ——史兰芽
· 杨钊:做慈善要让人知道
· 林峰:从电视转战电影是眼前的高峰
· 熊乃瑾:女人的媚是让人幻想的
· 俏江南失色:家族餐饮企业的困境
· 钟庆明:冠军心 力臻美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本站文章或资料,敬请注明:来源中国人物传记网,并署上文章作者的名字!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资料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归原作者或其他合法者所有。如内容涉及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本站,将尽快处理!
本站电子书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
关于本站 | 分支机构 | 投稿须知 | 代写文章 | 加盟合作 | 书籍出版 |
联系电话:015102060385 投诉:013802424218  电子邮箱:chinarwzj@126.com QQ:865676504
中国人物传记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5 Chinarwz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2031299号 技术支持:广州市源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