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企业这么多年以来,笔者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要想让你的企业做强、做大,在合适的岗位上就必须有合适的人才,并且还要给人才留有施展才华的空间。只有在人才不断成长的同时,企业才会向前发展。
目前,广东正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规模上来讲属于中小型企业,在人才引进方面我们和诸多大型企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如品牌、管理和福利等方面)。因此,如何吸引人才、培训人才、使用人才,便成为中小企业经营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清末抗击太平天国的湘军统领曾国藩,曾由于得罪于当朝皇帝降职返湘,当时在没有政府财政资助和武装配备的情况下,亦能组织数十万湘军与太平天国起义军展开持久对抗,而且其军民一心,最终大败太平军。这其中曾国藩对人的管理,可谓是人才管理的典范。归结起来,他有三点做得很到位,即“聚人、造人和用人”:
一、聚人,就是亲贤远佞、广纳贤才。曾国藩认为在平常状态下,是看不出一个人的本质的,而求才,就千万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所以他强调一定要学会在危难情况下,暗中观察人才,用这种方法来鉴别人才的好坏。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不但重视人才的量,而且重视人才的质,这是非常难得的。
在多年企业经营中,笔者也在不断的寻找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并且对于认为优秀的人才委以重任。企业日常管理中,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以公司大局为出发点、以使企业受负面影响最小为处理手段的人,这样的人才是有能力的人,都会受到重用。这一点也与曾国藩寻求人才于“危难”之中一样。
二、造人,就是高瞻远瞩、培养人才。笔者相信,每个人都是有巨大潜能的,当一个优秀的人才来到你的企业,但你没有给他继续学习和提升的机会,那么对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变化,他就会逐渐的不适应企业,最终有可能被企业所淘汰。曾国藩善于培育人才,也有写家书和笔记的习惯,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非常深刻,这些家书和笔记的价值极高,毛泽东和蒋介石都曾对其赞誉不已。曾国藩的家书大多是用来教导弟弟和儿子的,后来曾国藩的几个弟弟和儿孙都非常有才华,这方面我认为和他不断地培养有很大的关系。
针对这方面,笔者认为我们公司做得还不够。所以,公司决定把2011年定位“企业文化提升年”,并成立培训教育委员会,提高全体员工的技能水平,目前已初显成效。
三、用人,就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曾国藩爱才之道只有一个原则——用。太平天国被镇压后,慈禧太后仔细核算,发现全天下的督抚大臣、地方要员,竟然有一半来自曾国藩的湘系人才。也正因为此,曾国藩对满清政治的影响,直至曾国藩死后,仍然根深蒂固。他善于用人,敢于给有能力的人交以重大的任务,这样人才得到了他施展的空间,就会最大化的释放自己的能量,创造最高的价值。曾国藩用的李鸿章、左宗棠等人,无不是一等一的贤能之臣。
笔者认为大胆的将适当的人放到适当的岗位上,就是在发挥人才的作用。一个企业的发展是要靠一个良好的团队共同努力的,而团队中的每一位都必须将精力投入到最具生产力的工作上,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能做好,那么团队产生的效益将会更高。而团队中最高的管理者,他最具生产力的事情就是让合适的员工将其能量最大化的发挥。如果人人都被放到了合适的位置,整体的工作氛围也就会变得积极向上。
曾国藩自知领兵打仗非自己的长项,他唯一能做的只能是推行人才战略,“集众人之长,补一已之短”,“合众人之私,成一已之功”。这一点对于我们做企业来讲,就是要做好“聚人、造人和用人”这个人才战略,企业就能够更好的向前发展。
总而言之,欲成大事,欲创大业,就必须要团结一批有才干的人才,做到群策群力、同舟共济,才能实现双赢、共赴目标。